作者在线搜索
释清远
宋
316首诗词
- [宋] - 释清远迎日出门去,已觉披烟雾。迎着太阳出门去,已经感觉到被烟雾笼罩。冒月望山归,重露湿禅衣。心悄悄,步迟迟。冒着月光远望山归去,厚重的露水打湿了禅衣。心中默默,步履迟缓。无孔笛,再三吹。哩哩逻,逻逻哩。无孔的笛子,反复吹奏。哩哩逻,逻逻哩。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犹唱翠眉低。游子听到这声音,不禁泪湿衣袖;佳人依然唱着歌,眉头微蹙。君更听,莫狐疑。请你仔细听,不要产生疑虑。
- [宋] - 释清远言无言言,不费唇舌。未说之法,林中之叶。言语中若言及无言,则无需多费唇舌。那未曾说出的道理,就像林中的叶子一样自然存在。
- [宋] - 释清远本自未常迷,何劳今日悟。原本未曾迷失方向,何须今日才来领悟。守住寂寞城,知君还错误。守住这寂寞的城,却原来你依然理解有误。从前诸圣人,元是凡夫做。从前的那些圣人,原本也是从平凡的人做起的。岂有别路岐,教人离忧苦。难道有别的道路可以走,让人远离忧愁痛苦吗?祇者生死中,即是佛去处。在生死之间,就是佛的所在之处。有人忽踏著,选甚净秽土。有人突然领悟了,无论踏在哪片土地上都是净土。一向不回头,唤之亦不顾。一向勇往直前不回头,即使呼唤他也不再回头看顾。千圣不奈何,何不省言语。即使千千万万的圣人也没有办法,为何不省省言语,放下执念呢?了却贪嗔痴,即是诸佛母。放下贪心、嗔怪和愚痴,这就是成为诸佛之母的道路。
- [宋] - 释清远玄沙三种病人,有理不在高声。译文:在玄沙禅病法中,懂得道理并不需要大吵大闹或者声势浩大。引得香严老子,走来树上悬身。译文:这句话可能是说引来或找到一位智慧深厚的老者(比如香严老子),然后这位老者能够不依赖于地而能悬浮在树上(强调修行至极的状态或内心体验)。
- [宋] - 释清远三下板鸣生死断,十声佛唱古今通。开单展钵亲明取,不可粗心昧苦空。
- [宋] - 释清远一寸灵苗手自栽,前岗后陇作良材。第一句“一寸灵苗手自栽,前岗后陇作良材。”可以翻译为:我亲手栽种了一寸灵苗,它生长在岗地的前后,成为优良的木材。敢将不朽传他日,唯把青青示后来。第二句“敢将不朽传他日,唯把青青示后来。”可以翻译为:我敢保证这灵苗的永生不灭,将它传承给未来的日子,只留下青翠的影子来启示后世人。
- [宋] - 释清远昔开正续铭,今示真归告。昔日开启的经典,如今继续铭刻,向人们展示真正的归宿。一路涅槃门,行说皆亲到。这一路上经过涅槃之门,行走其中的人都说自己亲自体验过。明然临济灯,妙唱黄龙道。明亮地照亮临济的灯火,巧妙地唱诵黄龙的道路。空海久澄虚,云涛方浩浩。空旷的海面长久以来清澈无物,云涛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 [宋] - 释清远数目分明举即难,衲僧无不胆毛寒。须知更有壶中路,但向须弥顶外看。
- [宋] - 释清远至道非言,言亦可传。可传何也,应物而宣。至道并非言语能表达,但言语也可以传递它的意思。为什么言语能传递呢?因为它能应和事物的宣传。言虽应物,物自无物。无物之言,言音自没。尽管言语能应和事物,但事物本身却没有实体。无形的言语,就像声音自然消失一样。绝言之语,妙应还普。道非晦明,语默同取。绝妙的言语,其妙处能广泛应和。道并非晦暗不明,无论言语还是沉默都能得到它的真谛。举复谁唱,物物虚旷。咸通大千,遍乎尘想。谁能唱出它的源头呢?万物皆空旷无物。它通达大千世界,遍及所有的尘世之念。品类非一,同言异出。圆音落落,凡圣俱适。万物的种类繁多,但用同一种语言描述,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圆润的音声落下,无论是圣是凡都能适应。千品万类,薰含种智。故此一门,称无量义。千种万类的生物,都包含着智慧的种子。因此这一门学问,被称为无量义的学问。山河宣演,草木扬音。长说无间,所谓甚深。山河在宣扬它的声音,草木在传播它的音韵。长久的诉说无有间断,这就是所说的甚深之义。深兮甚浅,不动情见。最省工夫,凡夫不荐。它的深奥之处看似浅显,却能不动声色地显现真理。这是最省工夫的法门,凡夫俗子却不能理解。不荐最亲,妙义敷陈。欢言即笑,恚怒即嗔。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能妙义敷陈。欢笑时就是欢笑,愤怒时就是愤怒。嗔为金刚,喜为迦叶。华藏毗卢,心心相接。愤怒时如金刚一般,欢喜时如佛一般。华藏世界和毗卢遮那佛,心心相印,相互连接。接兮可见,莫看背面。无字密言,从兹出现。这些真理虽然可以看见,但不要只看表面。无字的密语,从此显现出来。现复谁论,非用耳闻。六根共户,妙偈星分。显现出来的真理无需讨论,不是用耳朵听来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共同领悟,美妙的偈语如星星分布。森罗经文,不出一尘。非舌非辩,雷转电奔。一切经文都如森林般繁杂,但都不离一尘之境。不是用舌头说,也不是用辩论得来,而是如雷鸣电闪般自然展现。展之在手,何法不有。纵横三界,无一渗漏。将它展开在手中,任何方法都有。纵横三界,没有一丝一毫的渗漏。时人不信,执言说病。依倚前尘,以为决定。当世人不信这些道理时,执着于言语的表面意思会产生误解。他们以为那些都是固定的、决定性的。决定是心,决定是尘。心尘所使,非自由人。决定的是心,决定的是尘世。心被尘世所驱使,这样的人不是自由的人。诸圣苦口,随愚过咎。巧说多词,强为分剖。诸圣苦口婆心地教导,是为了那些愚昧过失的人。他们巧妙地解说,努力地分析解释。法无言说,汝须善别。舍离语言,生死自绝。法是无需言说的,你需要善于辨别。舍离语言,生死自然远离。凡夫闻此,无说过咎。取彼无言,冥然长久。凡夫俗子听了这些道理后,无需再言说过失。掌握那无言的真理,就能冥然长久地存在。端坐暗狱,以心相续。背却语言,犹如土木。端坐于暗狱之中,用心去延续真理。背离语言,就像土木一样自然存在。舍有之无,落在邪途。有无俱病,二病俱祛。舍弃有形的转为无形的,可能会落入邪途。有和无都病态地存在,两种病态都会被治愈。祛复何去,不离当处。当处不生,语默相取。治愈之后还有什么可去的呢?不离当前之处。当前之处不生执念,言语与沉默相互补充。取兮不知,是东是西。说即不说,不疑即疑。取舍之间不知东西,说了就像没说一样,不疑而又疑。故称佛子,了事凡夫。是何凡夫,问取李胡。因此被称为佛子的人,了悟世间事的凡夫俗子。这样的凡夫俗子是谁呢?去问问李胡吧。
- [宋] - 释清远独自坐方信,西来有达磨。独自行不用,红莲足下生。独自语分明,向谁谁肯许。独自参刹刹,尘尘示指南。相逢相问穷端的,莫道山僧解放憨。
- [宋] - 释清远礼佛为除憍慢垢,由来身业获清凉。玄沙有语堪归敬,是汝非他事理长。
- [宋] - 释清远彼此且无相负累,行人无不失钩锥。虽然不瞎众生眼,也好拳头劈口槌。
- [宋] - 释清远每念心中事,频开掌内珠。欲凭天上雁,待寄水中鱼。此意终难写,斯言不可书。含毫竟寂寞,绕屋树扶疏。
- [宋] - 释清远一叶飘瓢水上归,姑苏春色照岩扉。一叶小舟在水中飘荡着归去,姑苏的春色映照着岩扉(指代房屋或洞穴的入口)。坐禅片石重来看,却笑山云拂藓衣。在一块可以打坐的岩石上再次驻足,看到山上的云轻轻拂过(我的)苔藓衣服,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 [宋] - 释清远诸人行李处,非我君不能。众人的行李物品处,没有我的君主不能胜任其事。我今凭子力,还与汝同心。我如今凭借你的力量,与你一起齐心协力。彼我无差忒,超然绝古今。无论你我都没有差别错误,超然于古往今来的界限之外。千差非止水,生死自平沉。即使存在千差万别的事物,也不只是如止水一般静止,生命与死亡自有其沉浮的规律。对容谁不妙,拂袖省知音。面对这样的容颜,谁不觉得美妙呢?挥一挥衣袖,便知是知音人。不堕机前路,明明定浅深。不会陷入机巧的前路,明明白白地确定事物的深浅程度。其如未觉了,彼我徒自侵。就像还没有觉察到一样,你我的分别只是徒劳的侵扰。
- [宋] - 释清远夜静更深自诵经,意中无恼睡魔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念诵经文,心中没有烦恼,连睡魔也清醒了。虽然暗室无人见,自有龙天侧耳听。即使在暗室里没有人看见,仍有天上的神灵倾听我们的祈祷。
- [宋] - 释清远不下禅床后,曾无善巧言。不再下禅床之后,就没有了巧妙的语言。平常安乐事,今古谩流传。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快乐事情,自古至今都在流传。
- [宋] - 释清远迷者迷悟,悟者悟迷。迷悟同体,悟者方知。迷惑者会陷入迷茫与觉悟的循环,而觉悟者能明白迷悟的同一体。迷南为北,实情取则。北本是南,悟无移忒。迷失方向时可能感觉南为北,但实际要依靠真理来决定。其实北原本就是南,觉悟后就没有错误。返究迷缘,莫得来处。忽悟正方,迷复何去。追究返回到迷的根源,找不到起始之处。忽然觉悟,迷的境地就会消失,何去何从?其迷则迷,妄自高低。生死恶觉,枉受胶黐。陷入迷惑的人会自我感觉高下,生死之念产生恶觉,枉受束缚与牵连。达迷无妄,欢喜无量。杀无明贼,祇在一饷。达到无妄的境界,就会欢喜无限。消灭无明之贼,只在片刻之间。一饷之间,冥通大千。直下了了,三际虚玄。在片刻之间就能冥通大千世界,明白了就能立即了解,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无始时来,总由今日。尽未来际,更不寻觅。从无始以来到今日,一切都是由今日所决定。直到尽未来际,更无需寻觅。当念无念,灵光焰焰。灵焰腾辉,心智难掩。当心无念时,灵光熠熠生辉。灵光腾腾照耀,心智难以掩盖。灵源荡碧,森罗普入。海印发明,非关动息。灵源荡漾碧波之中,森罗万象皆可普入其中。海印显现其光明,与动或静无关。根尘不偶,心珠宁守。返不我观,出兮还有。根本与尘埃不相结合,心珠才能安守宁静。不反观自己,出离尘世或归还有道。有无齐出,无有踪迹。智用虽奇,犹遭悟觅。有无同时出现,没有踪迹可寻。智慧虽然奇妙,仍需通过觉悟来寻找。悟为法障,身招罔象。犴貉无风,徒劳展掌。觉悟反而成为法之障碍,身体招致虚幻之象。如同貉没有风也能行走,但徒劳无功。祖父书契,本来家业。旧日风光,不妨要截。祖辈传下来的书契,是本来家业。过去的风光不妨要割舍。哆哆和和,依前疑著。元无病痛,何劳说药。不断谈论和议论却仍然疑惑的人很多。其实本来没有病痛,何必寻求治疗的方法。足踏实地,开眼瞌睡。大地茫茫,会我如是。脚踏实地行走于世间,虽然眼睁得大而感到昏昏欲睡。在茫茫大地上,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如是之法,不因迦叶。是谁儿孙,喃喃乱说。这种真实之法并非只因迦叶而存在。是谁在胡乱议论?你解乱说,智者便瞥。此门广大,愚人自爇。你若能理解胡乱议论之人所说的是胡说八道,那智者便会有所发现。此门广大无边,愚人却自取其咎。自谤自爇,不干我事。我是痴人,汝能灵利。自己诽谤自己如同自焚一般,与我没有关系。我是痴迷之人,你则能明智利落。
- [宋] - 释清远妙体无方具遍知,近邦远利绝毫釐。根尘应念周沙界,坐断毗卢发大机。
- [宋] - 释清远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穷妄识是空花。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世间一切都无著,水陆空行作翳瑕。七处无归全失措,从兹始得遍河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