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线搜索
刘缓
南北朝
12首诗词
风流倜傥,名高一府。为湘东王萧绎中录事。时西府盛集文学之士,而缓居首,常云:“不须名位,所须衣食。不用身后之誉,唯重目前知见。”后随湘东王至江州,卒
生卒年:?—约540
字:含度
籍贯:南朝梁平原高唐
- [南北朝] - 刘缓新花临曲池,佳丽复相随。鲜红同映水,轻香共逐吹。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矜新犹恨少,将故复嫌萎。钗边烂熳插,无处不相宜。
- [南北朝] - 刘缓楼上起秋风,绝望秋闺中。烛溜花行满,香燃奁欲空。徒教两行泪,俱浮妆上红。
- [南北朝] - 刘缓不堪寒夜久,夜夜守空床。寒冷的夜晚太漫长,我整夜都独自守在空荡的床上。衣裾逐座褶,钗影近灯长。衣裾随着座位的移动而飘动,钗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长。无怜四幅锦,何须辟恶香。没有亲人的怜爱如四幅锦缎,为何还要烧避邪的香呢?
- [南北朝] - 刘缓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不要相信巫山女神的传说,也不要相信洛川水神的传说。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无关其他任何事物,只关注那倾城倾国的美人。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她曾与陈王一同嬉戏,也曾与宋家为邻。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在她未出嫁之前就已名声在外,她来自的地方本姓秦。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她的粉光如面庞般明亮,朱红的颜色却不及她的红唇鲜艳。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远远地看到她,疑心是花开了,闻到她的香气,知道这是不同于春天的气息。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她的长钗随着发髻飘摇,小巧的袜子和她的腰身很相衬。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她夜夜娇艳动人,日日风姿百出。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她的美貌能令荀奉倩倾心,也能使石季伦为之着迷。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远道而来的客人只顾着欣赏她的美貌,却忽视了那眼前呈现的美景。
- [南北朝] - 刘缓移榻坐庭阴,初弦时复临。把床榻移到庭院阴凉处坐下,月初的弯月又重新升上天空。侍儿能劝酒,贵客解弹琴。侍女能劝我饮酒,尊贵的客人会弹琴。柏叶生鬟内,桃花出髻心。柏树的叶子长在发髻里面,桃花从发髻中心绽放出来。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月光移动了几尺的距离,我才知道夜已经深了。
- [南北朝] - 刘缓所以登台榭,正重接烟霞。因此我登上了高台和亭榭,正是为了再次与自然美景相接。长丝触栏断,归鸟避窗斜。细长的枝条触碰到了栏杆,导致它折断;归巢的鸟儿避开了窗户,斜飞而过。俯巢窥暝宿,临树摘高花。我低头看鸟巢,窥视它们在黑暗中如何栖息;我靠近树木,摘取高处的花朵。百雉时方晚,九层光尚赊。城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尤其是在傍晚时分;九层高的建筑在远处依然光芒四溢,没有到达尽头。
- [南北朝] - 刘缓清气流暄浊,非关狭室中。清新的气流在宽阔的地方飘散,这并非是在狭窄的室内。当由小堂上,自有大王风。这应该是在小堂上(一个小的空间或宫殿内),它展现出了大王的风格和气度。樵螟动兰室,神飙起桂丛。樵夫在兰室中劳作,而神灵之风则从桂树丛中升起。披襟深睿赏,曲卷何由同。打开衣襟深入理解(这首诗或它的深层含义),这份理解和智慧绝对不同于其他的(对诗的理解)。
- [南北朝] - 刘缓别后春池异,荷尽欲生冰。分别之后,春天的池水已经变得不同,荷花凋零,池水几乎要结成冰了。箱中剪刀冷,台上面脂凝。箱子里的剪刀显得冷清清的,梳妆台上的面脂也凝结了。纤腰转无力,寒衣恐不胜。她的细腰似乎变得无力,我担心她单薄的寒衣无法抵御寒风的侵袭。
- [南北朝] - 刘缓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 [南北朝] - 刘缓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清光无所赠,相忆凤凰楼。
- [南北朝] - 刘缓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清光无所赠,相忆凤皇楼。
- [南北朝] - 刘缓小史如初日,得妇类行云。1、小吏初见像初升的太阳,娶到妻子如行云般自然。琴声妾曾听,桃子婿经分。2、琴声我曾经听过,桃子被你的女婿分享。蛾眉参意画,绣被共笼薰。3、她的蛾眉(形容女子眉毛)参与了画意,绣被共笼薰香(这里可能是描述他们生活的舒适与温馨)。偏增使君妒,无趣遣相闻。4、偏使我(你)生出了嫉妒,无聊得只好(借这首诗)表达一下我的心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