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

西
抒情
友情
怀古
写雨
写山
山村
情感
秋节
感叹人生
节令

译文

过去的雨天常来客如云,如今不知为何你不再来,留下佳人独自彷徨。
幸运的是山中的芋栗今年全部丰收。
贫贱之交的情谊直白,我们走在世上的路长远且渺茫。
最近来到却意外发现,你的文笔变如《离骚》之痛切,诗句如出自秦州。
人们只知道功名是人生之乐,但哪里知道功名之外更有让人担忧的事。
怎么办呢?对于孩子们的死缠烂打,我们越是呼唤他们回头,他们越是向前冲。
石头卧在山前被误认为是虎,蚂蚁在床下喧闹像是在说牛的故事。
谁在向西远望?凭栏凝思一刻,最终还是走下层楼。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雨中花慢·登新楼有怀昌甫、斯远、仲止、子似、民瞻》。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词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旧雨常来,今□不来",暗寓朋友的聚散无常,"佳人偃蹇谁留"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词人庆幸山中的收成,但感叹贫贱中的友情稀疏,"古今吾道悠悠",表现出他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文反离骚,诗□秦州",借屈原和杜甫的典故,表达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和对时局的忧虑。"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揭示了词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看似追求,实则忧虑其带来的困扰。"儿曹抵死,唤不回头",是对世俗观念的讽刺,暗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以生动的景象描绘出词人独处的清寂生活,"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辛弃疾在失意之时对友情、人生和政治的复杂感慨。

辛弃疾

762首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雨中示魏惇夫兼怀黄子厚二首(其二)
宋·朱熹
暄风变春馀,卉木日葱茜。林间一雨来,满庭寒草遍。寂寞谢朋俦,晤语怀隽彦。良无一水遥,阻阔何由见。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和林择之黄云之句兼简同游诸兄
宋·朱熹
登览日云晏,归车眇重冈。天风振余旟,夕露沾我裳。数子情未厌,春山杳茫茫。还瞻长江白,迥眺飞云黄。当念尘中友,心期邈相望。无为跨鸿鹄,决起凌青苍。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