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
校
理
盛
居
中
家
次
韵
二
首
(
其
一
)
骑
鸾
玉
府
尽
仙
真
,
短
羽
愁
攀
天
汉
滨
。
诗
懒
便
应
推
老
手
,
饮
豪
独
未
后
诸
宾
。
宫
壶
银
箭
刚
知
夜
,
笼
烛
金
华
已
报
春
。
倒
载
微
吟
笑
儿
稚
,
时
清
宁
是
习
池
人
。
抒情
写景
饮酒
宫中生活
季节交替
时光
岁月
译文
骑着鸾鸟进入玉府的全是仙真之人,他们身披短羽,忧愁地攀附着天上的银河之滨。
诗人因懒散而应该被推举为老手,他饮酒豪放,从未落后于其他宾客。
宫中的银壶箭标刚刚知道夜晚的到来,而笼中的蜡烛已经报告了春天的到来。
他倒置酒杯微吟小诗,引得儿时稚子发笑。这样的时光宁静而美好,仿佛是在习池中的人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着鸾鸟的仙人形象,似乎在天汉边徘徊,流露出淡淡的离愁。诗人自谦为诗才衰退的老手,但在饮酒豪饮上却毫不落后于宾客。夜晚来临,宫中的银箭指示着时间,而华灯笼烛则预示着新春的到来。诗人微醉中轻声吟唱,带着孩童般的笑声,显得心境轻松愉快,仿佛回到了那个宁静美好的时代,让人联想到习池(可能是指一处清幽之地)的生活。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仙气与文人的雅兴,体现了宋代诗人晁补之的闲适与才情。
晁补之
815首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您喜欢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
南北朝·鲍照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花朝过刘金吾斋阁小饮即席赋
明·胡应麟
暖日暄风半画堂,金吾西第暮传觞。图书粲烂偏盈架,绿竹参差尽绕梁。赋就桃花潜弄色,吟馀梅萼乱飞香。接䍦颠倒休辞醉,能忆通家旧雁行。
雾
清·爱新觉罗·弘历
金行宜肃爽,胡然云屡作。溽暑究已退,晚每殷霞脚。予意虑蒸霖,有碍南亩穫。嘉种近西成,秋阳望时暴。今朝喜薄雾,兆晴氛渐霩。卓午果朗然,清辉悬煜爚。金风忽飒沓,郢气已澄廓。公.....
招东邻
唐·白居易
小榼二升酒,新簟六尺床。能来夜话否,池畔欲秋凉。
和南皋春阴苦寒
明·黄衷
招摇先为转鸿濛,有客残貂尚避风。已觉南陬旸谷暗,悬知西塞雪庐穹。寻梅箬帽履何素,煨芋山炉火自红。独坐书床闲料理,三春云物会昭融。
浴罢
宋·许月卿
浴罢披襟竹影斜,客中残暑散空花。人行窗外云无脚,月起林间灯映纱。举酒闻钟知近寺,谈诗食李却忘家。明朝又浴还来此,何必开樽只煮茶。
减字木兰花(其二)病起不见杏花作
宋·葛胜仲
杏花零乱。拟把百觚来判断。病卧漳滨。不见枝头闹小春。吾衰老矣。一醉花前犹不遂。情绪厌厌。虚度韶光又一年。
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其三)
唐·李廓
日高春睡足,帖马赏年华。倒插银鱼袋,行随金犊车。还携新市酒,远醉曲江花。几度归侵黑,金吾送到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