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人
归
闽
中
天
垂
雨
露
万
方
同
,
冠
带
南
归
喜
气
浓
。
溪
渡
槟
榔
和
水
暗
,
林
穿
荔
子
遍
山
红
。
到
家
定
有
诗
书
在
,
对
客
宁
教
酒
盏
空
。
珍
重
高
年
崇
礼
让
,
七
闽
自
古
尚
儒
风
。
送别
写景
赞美
地点
闽中
亲情
读书
山水
礼让文化
译文
天空降下雨露,普照万物相同。衣冠整齐地南归,满心欢喜气氛浓。
溪边渡口,槟榔树和水面颜色融为一体,看起来很暗;林间穿行,荔枝遍山,红得像火。
回到家必定有诗书等着我,面对客人我也不会让酒杯空着。
珍惜重视高龄长辈的礼仪和谦让之风,七闽地区自古以来就崇尚儒家的风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归乡的场景,洋溢着浓厚的喜悦氛围。诗人薛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归乡之人与家乡的和谐交融,以及闽地深厚的文化底蕴。首联“天垂雨露万方同,冠带南归喜气浓”,开篇即点明了友人归乡的背景,天降甘霖,如同普照四方的恩泽,而友人南归,带来了满溢的喜悦之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友人归乡带来的祥和与幸福。颔联“溪渡槟榔和水暗,林穿荔子遍山红”,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色。溪流边,槟榔树与水流相映成趣,暗含生机与活力;山林间,荔枝挂满枝头,一片火红,象征着丰收与繁荣。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归乡图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色彩。颈联“到家定有诗书在,对客宁教酒盏空”,转而表达对友人归家后生活状态的期待。诗人想象友人回到家中,定然有丰富的书籍陪伴,闲暇时与客人对坐,酒杯不空,言谈间充满文化与乐趣。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也是对闽地崇尚文化的肯定。尾联“珍重高年崇礼让,七闽自古尚儒风”,最后点明了闽地的特色与传统。诗人提醒友人要尊重长者,推崇礼让之风,这是闽地自古以来的文化传承。这一联不仅是对友人的嘱托,也是对闽地文化的高度赞扬。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友人归乡的喜悦,以及对闽地文化传统的赞美,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