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抒情
赞美
写人
哲理
历史事件
地点
南园
读书
赞颂

译文

广东有五位先生,他们的风度和才情超越了千古。
其中,孙、黄二人的才华层出不穷,他们担任官职时也做出了豪迈的举动。
一位长史对游客们感到厌倦,他潜心研究伊洛的学问。
另一位被征召的学者甘于隐退,他的清风从岩石的门缝中吹来。
这五位君子并非同时代的人,但他们之间的情谊却深厚得如同乡土一般。
他们的才情本就相等,意气相投,可以结为伙伴。
即使贫穷也不会困于泥泞的道路,显达时也不会沉溺于官场的繁文缛节。
当国家初遇时运,他们便声名远播,传遍了天下。
他们一同登上文学的殿堂,各自擅长词赋的创作。
他们结成社团,开设南园,将自己的深情寄托在笔墨之间。
他们的作品如白雪般降落在人间,无声无息地影响着韶濩(古代音乐名)。
他们的成就一扫宋元时期的陈规陋习,复古的力度巨大。
虽然时间久远,他们的足迹容易荒废,但社团的精神仍需有人继承。
前人的足迹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依然芬芳,后代的人们只能仰望着他们。

赏析

此诗《南园五先生》由明代诗人梁柱臣所作,描绘了五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在南园相聚的情景。诗中不仅赞美了他们的文学成就和高尚品格,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学复兴的期待以及对后世传承的忧虑。诗开篇即以“粤有五先生,风流迈千古”点出主题,将这五位文人比作超越千年的风流人物。接着,诗人逐一介绍五位先生:孙黄、给事、长史、徵士,他们或才华横溢,或坚守自我,或厌倦世俗,或甘于隐逸,各具特色。通过“并登作者场,瑰琦擅词赋”一句,诗人高度赞扬了他们在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结社开南园,深心托毫素”则描绘了他们在南园聚会,以文学为纽带,共同创作的场景。最后,“白雪落人间,希声在韶濩”以比喻手法,赞美他们的作品如同高洁的白雪,其音韵之美犹如古代音乐中的和谐之音,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一洗宋元陋,复古力何钜”表达了诗人对五位先生能够引领文学风气,恢复传统文学之美的高度评价。然而,“世远迹易荒,社在谁堪主”则流露出对传统文学在时间流逝中可能被遗忘的担忧,以及对后继者能否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疑问。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园五先生的赞美,既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对文学传承与发展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木鹿寺经园
清·和瑛
华夏龙蛇外,天西备六书。羌戎刊木鹿,儒墨辨虫鱼。寺建青鸳古,经驮白马初。何如苍颉字,传到梵王居。
江再和戏答四篇(其一)
宋·程俱
当年季将军,晚节河东守。谁令一人誉,挥去坐使酒。长卿起遐陬,落笔赋乌有。要之乃雕篆,意不在黔首。穷通付造物,世俗浪妍丑。何必送五穷,呼奴结车柳。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其四)
宋·黄庭坚
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升仙桥
唐·汪遵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