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夏天
咏物
抒情
情感
城市
自然景观
月亮
凉风
芭蕉

译文

虽然暑天的雨不算充足,但凉风却有余韵。
喜欢这城里的夜色,与山中居住无异。
月光照在苍老的桧树上,露水滴落在舒展的芭蕉叶上。
试问那座澄虚阁,今夜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的静谧图景,诗人在炎热的六月中感受到了难得的凉爽之气。诗中的“暑雨虽不足,凉风还有馀”表达了对天气稍许转凉的欣喜,尽管暑气未消,但仍能享受到一些清凉的微风。“乐此城阴夜,何殊山崦居”一句中,“此城阴夜”指的是城市中的夜晚,而“山崦居”则是指山野之中的居所。诗人表达了对两种环境的喜爱,但这里更侧重于城市夜晚的宁静与凉爽。接下来的“月明苍桧立,露下芭蕉舒”具体描绘了夜景,月光下苍翠的桧树和挂着露珠的芭蕉都生动地展现了夏夜的清新和静谧。最后,“试问澄虚阁,今夕复焉如”则是诗人对朋友邢子友提出的问题,询问在这宁静的夜晚,他是否也能享受同样的清凉与安宁。这里的“澄虚阁”可能指的是一处高洁空旷的地方,而“今夕复焉如”则是希望对方也能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夏夜凉爽时光的珍视和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心。

陈与义

657首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您喜欢

月黄
明末清初·屈大均
月黄含雨气,隐映画楼前。笛向寒光起,声随素影传。海风青作冻,渔火白成烟。宿鸟惊梧叶,愁人又不眠。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渔家傲(其二)游仙咏
宋·贺铸
啸度万松千步岭。钱湖门外非尘境。见底碧漪如眼净。岚光映。镜屏百曲新磨莹。好月为人重破瞑。云头艳艳开金饼。传语桂娥应耐静。堪乘兴。尊前听我游仙咏。
题薛献可新居次高仲贻韵
宋·林季仲
高居占得野塘横,竹径桃蹊取次成。宿霭半兼朱户湿,好山长傍晚窗明。风吹酒面春情渺,月落诗肠夜味清。今日主人归定否,试听枝上子规声。
诏平以三十自寿诗见示,长句补祝
清·丘逢甲
男儿三十不将相,看花长醉珠江舫。红牙小拍鹤南飞,选词亲付珠娘唱。但作鸳鸯便是仙,满江花气养韶年。玉台仙眷工新咏,寿郎诗写红瑶编。吹彻琼箫弹锦瑟,来共荷花祝生日。荷花世界水.....
离岐下题西湖
唐·吴融
送夏迎秋几醉来,不堪行色被蝉催。身随渭水看归远,梦挂秦云约自回。雨细若为抛钓艇,月明谁复上歌台。千波万浪西风急,更为红蕖把一杯。
清平乐·寿彬斋四月二十八日
元·陈栎
清和天气。三荚萱犹翠。恰喜先生初度至。近迓薰弦佳致。几年人物彬彬。文华质实惟均。寿宿临之在上,龙溪文脉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