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言
春
暖
群
花
半
开
,
逍
遥
石
上
徘
徊
。
独
携
玉
律
丹
诀
,
闲
踏
青
莎
碧
苔
。
古
洞
眠
来
九
载
,
流
霞
饮
几
千
杯
。
逢
人
莫
话
他
事
,
笑
指
白
云
去
来
。
写景
春天
抒情
山水
田园
古洞
九载居留
赞颂自然
春日漫游
译文
春天温暖花开半放,我在石头上悠闲漫步。
独自带着玉律和丹诀,随意踏上青草和碧绿的苔藓。
在这古老的洞穴中沉睡了九年,我已喝过数千杯流霞美酒。
遇见他人切勿提其他事,只笑着指向那飘忽的白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春日游赏图景。开篇“春暖群花半开,逍遥石上徘徊”两句,通过对春天温暖气息和花朵半开的描写,以及主人公在石头上从容不迫地徘徊,展现了一个闲适自在的情境。紧接着“独携玉律丹诀,闲踏青莎碧苔”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调,主人公手持乐器或道具,在绿色的草丛中漫步,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古洞眠来九载,流霞饮几千杯”两句,透露出诗人长期隐居,并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情形。九年的时光在山洞中度过,与天地同寿;“流霞饮几千杯”,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写照,流霞可能指美酒,也可能指山间清泉,通过饮用这些纯净之物来表达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逢人莫话他事,笑指白云去来”两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诗人遇到别人时,不谈论世间琐碎,而是一笑了之,将注意力转移到飘逸的白云上,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通过对春日游赏、隐居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哲学情操。
吕岩
326首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猜您喜欢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