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使
送别
边塞
山水
赞美
秋节
登楼望远
离别赠别

译文

陀陵的竹马儿童在夕阳下嬉戏欢闹,期盼着虎符何时能从长安送出。
登上高楼,远眺山间明月,看到诸蛮已被征服。在边疆之地,剑气逼人,寒风凛冽,万骑严阵以待。
郁水之星摇动,仿佛秦朝的使者正在此地巡视。苍梧之云陪伴着汉朝的臣子,他们的官冠高高在上。
明年我将带着猎获的战利品向胡人夸耀,归去时在长杨宫前赋诗,那时雪还未消融。

赏析

此诗《送袁左州》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描绘壮丽的边塞景象与历史典故,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浓郁的边疆情怀。首联“西下陀陵竹马欢,虎符何日出长安”,以“竹马”之轻快与“虎符”之威严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即将踏上征途,既有离别的哀愁,也蕴含着对使命的期待。同时,“何日出长安”则表达了对未知旅程的憧憬与对未来的期盼。颔联“登楼山月诸蛮伏,吹剑边风万骑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登楼”、“山月”、“诸蛮伏”、“吹剑”、“边风”、“万骑寒”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景图。山月映照下的边关,诸蛮归顺,万骑在凛冽的边风中显得格外肃穆,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悲凉的氛围。颈联“郁水星摇秦使节,苍梧云傍汉臣冠”,巧妙地引用了历史典故,将“郁水”与“苍梧”这两个地点与“秦使节”、“汉臣冠”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主人公可能将要面对的挑战与荣耀,以及对历史先贤的敬仰。尾联“明年羽猎夸胡客,归赋长杨雪未残”,展望未来,设想主人公在次年能够凯旋而归,与胡人宾客一同庆祝,同时以“长杨雪未残”作为结束,既是对归途的想象,也是对主人公功业未竟的期待,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历史典故的描绘,以及对主人公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欧大任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边疆情怀的独特理解。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