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
绿
绿
山水
田园
咏物
酒器
季节变化
惜时
赞美
怀古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陈眉公先生在娱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隐逸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娱园的静谧与生机,以及主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词的开头“功成解组开别业”,点明了陈眉公先生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开辟了一处别业。接着,“桐鱼早占”一句,以“桐鱼”象征着娱园的早春景象,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虽通市、车马无喧”描绘了娱园虽靠近市井,但依然保持着宁静与清幽,没有世俗的喧嚣。接下来的“亭榭半隔村店”则进一步强调了娱园与外界的和谐共存,既有城市的便利,又不失乡村的宁静。“盟白鹭、陂塘旋买,水环沙嘴多菱芡”描绘了娱园中的自然景观,白鹭盟誓,陂塘购买,水环绕着沙嘴,菱芡繁茂,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更千章、乔木撑空,骇日光暗”则通过高耸的树木与遮蔽的日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栋接山云,帘低野月,爱閒凭曲槛”进一步描绘了娱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主人在此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独啸夜、深似鸾鸣,银河珠斗影淡”通过夜间的独啸,与鸾鸟的鸣叫相呼应,以及银河与星辰的映照,展现了娱园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接下来的“曲房幽、道书閒读,丹成九转神光湛”则描绘了在幽静的房间中,主人阅读道书,修炼内丹的情景,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忆飞鸢、浪掷岁华,被浮名赚”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名利的反思,强调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广南文竹,衔碧嵌金,空翠摇青簟”描绘了广南文竹的美丽,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常把钓、东湖荡漾,舟傍垂杨缆”则描绘了在东湖钓鱼的场景,以及与垂杨相伴的舟行,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接下来的“良朋老衲,焚香煮茗清谈,直至疏钟撼”描绘了与朋友、僧侣的相聚,焚香煮茶,清谈至晚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精神交流。“入春来、花满流莺瞰。荷钱叠叠又菡萏”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花朵盛开,流莺飞翔,荷叶与荷花的美丽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任一叶惊秋,万峰雪彩奇艳”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一片落叶,万峰雪色,奇丽壮观。“四时闲适,颐养天和,已觉无俗念”表达了四季之中,娱园生活带来的闲适与和谐,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烦恼。最后,“咫尺红尘不到,苔卧绿枪,月挂玉弓,江走龙剑”描绘了娱园与外界的界限,以及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整首词通过对娱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陈眉公先生追求自然、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词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颂扬。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宋·曾协
兰陵为郡更齐梁,地望卓荦闻四方。清班诜诜储材良,相踵往佩太守章。宪公遗爱初未忘,当时瑞露今名堂。于兹辽辽几星霜,此邦复得尚书郎。政似古人天降祥,揭榜华屋遥相望。使君燕寝东.....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七)
宋·释普济
崇山峻岭,茂林脩竹。终日提纲,神号鬼哭。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游仙六首(其四)
明·黎民表
山林非所托,所思在神州。寓目八纮外,经过华池幽。神光飒然至,青鸟从我游。灵妃奉玉觞,清谣自相酬。欢娱未终夕,曜灵不可留。山川夐绵邈,白云良悠悠。安得不死药,千载复来求。
读史记随笔(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钩弋云阳遇暴风,娥姁肇祸实无穷。少孙漫许为贤圣,岂是千秋定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