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焦
山
圜
禅
师
二
首
(
其
一
)
渺
渺
城
东
路
,
焦
仙
有
旧
庐
。
尝
闻
大
雄
谶
,
真
合
懒
融
居
。
贫
病
飘
流
际
,
艰
难
问
讯
初
。
一
庵
容
听
法
,
吾
老
合
捐
书
。
写景
怀古
抒情
情感
读经
传道
写水
城市风景
山景
冬天的景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所作的《寄焦山圜禅师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焦山圜禅师居住地的想象与敬仰之情。首句“渺渺城东路”,描绘出一条遥远而幽静的道路,引人遐想。接着“焦仙有旧庐”一句,点明了禅师的住所,赋予了这个地方神圣的色彩。“尝闻大雄谶,真合懒融居。”这两句表达了对禅师智慧与修为的赞美,暗示其如同大雄般,能够引领众生,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师生活方式的向往,希望过上一种简单、清净的生活。“贫病飘流际,艰难问讯初。”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生活境遇的理解与同情,以及初次探望时的感慨。在贫困与疾病中漂泊,初次问候便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最后,“一庵容听法,吾老合捐书。”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一个小庵中聆听禅师的教诲,自己年老后愿意放弃书籍,投身于佛法修行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师的尊敬,也反映了其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禅师生活状态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周孚
389首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浪淘沙·鸣鸾路访南唐御道
清·黄燮清
柳外旧鸣珂。艳迹消磨。家山游戏换笙歌。断送南朝烟月里,天子愁多。辇道更谁过。山影颦蛾。梦中亭子问红罗。落尽梅花人不管,无奈春何。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西湖八绝句(其二)
清·柳是
年年红泪染青溪,春水东风折柳齐。明月乍移新叶冷,啼痕只在子规西。
中川长望诗
南北朝·王僧孺
长川杳难即,四望四无极。安流宁可值,愤风方未息。危帆渡中悬,孤光岩下昃。岸际树难辨,云中鸟易识。莫恨东复西,谁知迂且直。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唐·吴融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菩萨蛮(其二)苏堤芙蓉
宋·高观国
红云半压秋波碧。艳妆泣露娇啼色。佳梦入仙城。风流石曼卿。宫袍呼醉醒。休卷西风锦。明日粉香残。六朝烟水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