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赐
花
糕
嘉
宴
恭
赋
节
届
重
阳
晓
漏
催
,
承
明
金
殿
御
筵
开
。
杯
擎
竹
叶
含
秋
翠
,
糕
荐
瑛
盘
似
雪
皑
。
一
介
微
臣
叨
侍
奉
,
九
天
甘
露
荷
栽
培
。
宣
朝
胜
事
今
犹
昨
,
喜
起
赓
歌
溢
玉
阶
。
节日
秋节
写景
咏物
抒情
赞美
重阳节
写筵席
竹叶酒杯
秋天景色
译文
重阳节到来的时候,晨露催促着时间的流逝,皇宫里的金殿也开启了盛大的宴会。
在宴会上,人们举着酒杯,杯中盛满的酒液像竹叶一样翠绿,而糕点则摆放在像雪一样洁白的玉盘之中。
我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臣子,有幸能够侍奉在这样的场合。这九天之上的甘露,犹如上天对我的栽培和恩泽。
朝廷的繁荣昌盛,如今依然如昨日般显赫,我欣喜地唱起歌来,歌声在玉石台阶上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重阳节皇宫内廷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庆氛围与皇家的奢华生活。首联“节届重阳晓漏催,承明金殿御筵开”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重阳节的清晨,皇宫内廷已准备好了御宴。颔联“杯擎竹叶含秋翠,糕荐瑛盘似雪皑”则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宴席上的酒杯与花糕,竹叶杯中映着秋色,花糕如雪堆在精美的玉盘上,色彩鲜明,令人垂涎。颈联“一介微臣叨侍奉,九天甘露荷栽培”表达了诗人作为微臣,有幸参与如此盛大的宴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宣朝胜事今犹昨,喜起赓歌溢玉阶”则感慨朝代更迭,但今日的盛事仿佛昨日重现,满心欢喜之余,诗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赞歌,歌声回荡在宫殿的台阶之上。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也体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场盛大的宴会上,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酬朱孔年惠菊(其二)
明·林俊
柴桑归爱一身轻,中路黄花到眼明。不见芙蓉见秋水,最难摹索是风情。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