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日
京
城
西
和
汪
山
人
韵
京
国
城
西
几
度
秋
,
若
非
高
士
共
谁
游
。
千
家
楼
阁
随
登
眺
,
一
片
湖
山
费
应
酬
。
风
雨
乍
晴
天
有
意
,
烟
尘
不
动
客
堪
留
。
樽
前
忽
诵
黄
花
句
,
应
是
珊
瑚
入
钓
钩
。
写景
地点
秋天
节日
重阳节
抒情
赞美
城市
京城
写山
山水
译文
在京城的城西经历了许多个春秋,若不是志趣高远的人怎会一起游览呢?
登上高楼远眺,可以看到千家万户的楼阁,湖光山色如此美丽,需要用心去欣赏和应对。
雨过天晴之后,似乎上天有了特别安排,而烟尘中又可见客留心迹,驻足于此。
在酒杯前突然朗诵起黄花(可能指某种诗词或句子),仿佛珊瑚已经掉进了钓钩里一样美好(表达了一首美妙诗词诞生的场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京城西秋景之美,诗人杨巍在游览之际,与高士相伴,尽享湖光山色之乐。诗中以“京国城西”开篇,点明地点,接着“若非高士共谁游”一句,表达了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贵友谊。接下来的“千家楼阁随登眺,一片湖山费应酬”,生动描绘了沿途所见的美景,楼阁与湖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风雨乍晴天有意,烟尘不动客堪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喜爱与留恋之情。“风雨乍晴”暗示天气转好,而“烟尘不动”则描绘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客人愿意停留。最后,“樽前忽诵黄花句,应是珊瑚入钓钩”以饮酒赋诗作结,诗人即兴吟诵菊花诗句,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如同鱼儿被珊瑚吸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京城西的自然风光之美,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