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逢
英
公
有
感
伊
余
行
止
住
飘
蓬
,
与
世
乖
违
不
可
容
。
青
眼
交
知
长
忆
念
,
白
云
踪
迹
又
相
逢
。
风
骚
共
会
名
何
盛
,
篆
隶
同
勤
法
转
功
。
□
□
羡
师
超
彼
岸
,
琉
璃
钵
里
看
降
龙
。
怀古抒情
咏物抒情
怀人思友
风光
译文
我游荡于世间,居住在如飘蓬般的不稳定之处,与世俗不合,无法被接纳。
回忆起那些青眼相交的知己,我们长久地思念着彼此,如今又因白云般的踪迹而重逢。
我们的风骚才情汇聚在一起,名声日益显赫。篆书和隶书的勤奋学习,使得书法技艺越发精湛。
羡慕那位能超越生死彼岸的老师,他在琉璃钵中降龙的神迹令人赞叹。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郭忠恕的作品《再逢英公有感》,诗人以飘泊不定的生活为喻,表达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感受。"伊余行止住飘蓬"描绘了诗人的漂泊不定,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与世乖违不可容"则揭示了他与世俗观念的冲突和不被接纳。"青眼交知长忆念"表达了对知己的深深怀念,"白云踪迹又相逢"则寓意着与旧友重逢的惊喜。"风骚共会名何盛"暗指诗人与英公(未详具体人物,可能是位有名望的人)在文学上的交流,显示出他们的名声之盛。"篆隶同勤法转功"表明诗人与英公在书法艺术上的共同追求和技艺精进。最后一句"□□羡师超彼岸,琉璃钵里看降龙"可能是对英公修行或艺术成就的赞美,暗示英公已达到某种超越世俗的境地,如佛家所说的彼岸,而诗人则羡慕他在艺术世界中如降龙般威猛。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与英公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以及对艺术造诣的敬仰。
猜您喜欢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其一)
唐·杜甫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忍断杯中物,秪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
题韦深道寄傲轩
宋·李之仪
南窗何似北窗凉,寄傲来风各有方。千古光辉如昨日,一时收拾付新堂。已惊盏里醅初绿,更觉篱边菊渐黄。就使主人官即显,此门高兴定难忘。
题赵松雪画(其三)
明·虞堪
玉箫吹断几黄昏,南国风流竟莫论。帝子不悲秋色晚,墨痕何以著啼痕。
莫愁曲
明末清初·屈大均
风吹杨柳花,花下莫愁家。谁驻青骢马,来邀孔翠车。新辞歌白苧,素扇映朝霞。一片秦淮月,长教照丽华。
木兰花慢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爱秋岚静窈,数携策,共追寻。正瘦菊篸篱,丹枫绚野,途转幽深。栖霞最名胜处,讶千盘、危隥薜萝阴。忽睹厓段篆刻,二徐字比兼金。知音。恨不同时,摩倦眼,费沈吟。问祭酒书传,悬针.....
临潼怀古
明·林廷玉
骊山之水温且清,朝元阁上空月明。玉环化作马嵬草,碧树萧萧猿夜声。朝代兴亡容易变,今人不见古人面。疏林落落挂斜晖,金井梧桐秋几片。
题梦堂诗稿
清·钱仪吉
清词琢雪了无痕,为政风流忆北门。白燕雕梁远泥滓,黄花老圃淡琴尊。每怀湖海阴求士,竟卖园亭已到孙。惆怅能诗张相国,不教林下驻游轩。
题沈令瞻松卷
明·薛瑄
底处知君忆所天,瞻松终日涕涟涟。春翻时雨情何极,秋洒凉风兴慨然。鸟语故巢天欲曙,鹤来沧海月初圆。此情欲问何时尽,直到苍苍化石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