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章
(
其
七
)
昔
往
日
惜
往
日
之
曾
信
兮
,
受
命
诏
以
昭
时
。
奉
先
功
以
照
下
兮
,
明
法
度
之
嫌
疑
。
国
富
强
而
法
立
兮
,
属
贞
臣
而
日
娭
。
秘
密
事
之
载
心
兮
,
虽
过
失
犹
弗
治
。
心
纯
庬
而
不
泄
兮
,
遭
谗
人
而
嫉
之
。
君
含
怒
而
待
臣
兮
,
不
清
澄
其
然
否
。
蔽
晦
君
之
聪
明
兮
,
虚
惑
误
又
以
欺
。
弗
参
验
以
考
实
兮
,
远
迁
臣
而
弗
思
。
信
谗
谀
之
溷
浊
兮
,
盛
气
志
而
过
之
。
何
贞
臣
之
无
罪
兮
,
被
离
谤
而
见
尤
。
惭
光
景
之
诚
信
兮
,
身
幽
隐
而
备
之
。
临
沅
湘
之
玄
渊
兮
,
遂
自
忍
而
沈
流
。
卒
没
身
而
绝
名
兮
,
惜
壅
君
之
不
昭
。
君
无
度
而
弗
察
兮
,
使
芳
草
为
薮
幽
。
焉
舒
情
而
抽
信
兮
,
恬
死
亡
而
不
聊
。
独
障
壅
而
蔽
隐
兮
,
使
贞
臣
为
无
由
。
闻
百
里
之
为
虏
兮
,
伊
尹
烹
于
庖
厨
。
吕
望
屠
于
朝
歌
兮
,
宁
戚
歌
而
饭
牛
。
不
逢
汤
武
与
桓
缪
兮
,
世
孰
云
而
知
之
。
吴
信
谗
而
弗
味
兮
,
子
胥
死
而
后
忧
。
介
子
忠
而
立
枯
兮
,
文
君
寤
而
追
求
。
封
介
山
而
为
之
禁
兮
,
报
大
德
之
优
游
。
思
久
故
之
亲
身
兮
,
因
缟
素
而
哭
之
。
或
忠
信
而
死
节
兮
,
或
訑
谩
而
不
疑
。
弗
省
察
而
按
实
兮
,
听
谗
人
之
虚
辞
。
芳
与
泽
其
杂
糅
兮
,
孰
申
旦
而
别
之
。
何
芳
草
之
早
殀
兮
,
微
霜
降
而
下
戒
。
谅
聪
不
明
而
蔽
壅
兮
,
使
谗
谀
而
日
得
。
自
前
世
之
嫉
贤
兮
,
谓
蕙
若
其
不
可
佩
。
妒
佳
冶
之
芬
芳
兮
,
嫫
母
姣
而
自
好
。
虽
有
西
施
之
美
容
兮
,
谗
妒
入
以
自
代
。
愿
陈
情
以
白
行
兮
,
得
罪
过
之
不
意
。
情
冤
见
之
日
明
兮
,
如
列
宿
之
错
置
。
乘
骐
骥
而
驰
骋
兮
,
无
辔
衔
而
自
载
。
乘
氾
泭
以
下
流
兮
,
无
舟
楫
而
自
备
。
背
法
度
而
心
治
兮
,
辟
与
此
其
无
异
。
宁
溘
死
而
流
亡
兮
,
恐
祸
殃
之
有
再
。
不
毕
辞
而
赴
渊
兮
,
惜
壅
君
之
不
识
。
抒情
怀古
情感
思乡
忧民
悼亡
译文
痛惜地回忆往日曾得到宠信,受诏令立法治国使当世政治清明。
继承祖先的功业,德辉照临百姓,使法度严明,消除是非疑问。
因之国家富强而法度以立,君上委事于忠臣日以游息。
忠臣全心全意地黾勉从事,偶有过失也不会有危殆发生。
纵然心地淳厚而不泄露机要,也遭到奸人的嫉妒谗毁。
君主满含忿怒地对待下臣,不去澄清辨别内中的是非。
君王的耳目都被遮掩,黑白颠倒啊受人欺骗。
不去细心地查核事实,也不考虑就放逐忠贤。
听信混淆黑白的谗谀之言,指责我罪状怒气冲天。
为何忠贞无罪的臣子,反而遭受诽谤,受到斥贬?
有愧于信实有常的日光月影,我还是逃避到幽暗之处。
面对沅湘黑洞洞的渊底,狠着心想跳进奔流的江里。
那样结果是身死而名灭,可惜君王被蒙蔽心地不明。
君王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能明察是非,使芳草埋没在沼泽荒地。
哪里还能够倾吐衷情?我将泰然地与世别离不茍且偷生。
只为障碍壅塞所掩蔽阻隔,使得忠臣个个无所适从。
听说百里奚曾作过俘虏,伊尹埋没在厨房烹调。
吕望在朝歌当屠户,宁戚边喂牛边唱歌谣。
不碰上汤、武、齐桓、秦穆,世间有谁知道他们的好处?
吴王夫差轻信了谗言,逼死伍子胥后忧患降临。
忠心的介子推甘愿抱着树站着被烧死,晋文公省悟后派人将他访求。
封了介山而禁止采樵,报答他大恩大德的优厚。
想起故旧多年的亲身同伴,便穿起白色丧服痛哭泪流。
有人忠贞诚信为节操而死,有的人以欺诈得仕。
不去省视考察按之以实,只听进谗者所说的虚妄之辞。
芳香的腥臭的混杂在一起,又有谁自夜达旦认真辨识?
为什么芳草会早早枯死,这说明微霜初降就得警惕。
确实是君主不聪明受人蒙蔽,才使进谗献谀者日益得意。
自古以来的嫉妒贤才者,都说蕙草杜若不能佩戴。
嫉妒那佳丽之人的芳美,嫫母丑陋却自负妩媚可爱。
就是有了西施的绝顶美貌,受谗妒也会被丑恶之人取代。
我愿意陈述情愫表白行为,想不到竟意外地得了罪过。
光天化日下真情与冤曲显明,有如天上的星宿各有置措。
乘骑骏马作长途奔驰,没有辔缰衔勒全凭自己控制。
乘坐筏子向下游行驶,没有船只划桨全靠自己配置。
背弃法度而凭私心治事,也就好像与这些没什么差异。
我宁肯忽然死亡随流而去,惟恐有生之年国家再受祸灾。
衷情未诉完就要投入深渊,痛惜昏君不了解我的衷肠。
赏析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人屈原所作的《离骚》中的第七章,属于楚辞的一种。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君王信任自己的感念,以及对于当时政治环境中忠臣被谗害、贤者不受重用的悲哀。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忧虑,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实中的不公正待遇的愤懑。诗中充满了对忠诚、贞信的赞颂,以及对于那些被谗言所害、未能得到君王理解和赏识的贤臣的同情。语言上,屈原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辞藻,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意象如“奉先功以照下兮”,“秘密事之载心兮”,“心纯庬而不泄兮”,等,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屈原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它不仅展示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历程,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屈原
25首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