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抒情
怀旧
赞美
写物
拄杖
写山
写雨
写雪
情感

译文

雨水和雾气侵蚀着藓苔,使其颜色变得沉重,而箭矢和石砮的质地却都是一样的。
经过万里的路程,就像穿越鲸波一样艰险,但如今它们已经来到了鹤发翁的身边,成为他的陪伴。
在雪地上有时会留下醉后的足迹,而在花前则随处可见落下的花瓣。
即使有一天我化龙升天离去,我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因为我在人间留下了丰收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收到朋友陈希周从海南寄来的两根手杖,一根是节竹,另一根是桄榔木所制。他通过"雨渍岚侵藓晕重",形象地描述了杖身上的自然痕迹,暗示了它们历经风雨和岁月的洗礼。"石砮楛矢正相同"一句,以石砮(古代箭头)和楛矢(硬木箭杆)比喻杖的坚韧,暗含友人赠物的珍贵。"取从万里鲸波路",写出了手杖长途跋涉而来,仿佛跨越了浩渺的海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千里之外的思念。"来伴三山鹤发翁",则以"三山"象征远方,"鹤发翁"自比,寓意自己虽年老但仍怀有悠然之心。"雪上有时留醉草,花前随处打残红",诗人想象在雪地和花丛中使用杖子的情景,既有洒脱的意态,又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化龙径去吾何憾,且与人间作岁丰",诗人表示即使杖子不再,但友情长存,他并不遗憾,反而希望这份友谊能给人们带来丰年的吉祥。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