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
痛
有
感
眼
暗
头
童
负
圣
时
,
齿
牙
欲
脱
更
堪
悲
。
暮
年
渐
解
人
间
事
,
蒸
食
哀
梨
亦
自
奇
。
抒情
惜时
齿病哀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齿痛有感》,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晚景的感慨。"眼暗头童负圣时",诗人以"眼暗"和"头童"(头发稀疏)形容自己年老体衰,暗示了岁月不饶人的无奈;"齿牙欲脱更堪悲",则进一步刻画了牙齿脱落的痛苦,这种生理上的苦楚加深了内心的哀伤。"暮年渐解人间事",诗人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世事的理解也逐渐深刻,但这种理解伴随着的是更多的沧桑和淡然,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蒸食哀梨亦自奇",这里以蒸食哀梨这一日常小事为喻,表达出即使在艰难的晚年,诗人也能从平凡中发现生活中的微妙滋味,甚至觉得哀梨这样的简单食物都别有一番滋味,流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身体变化,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和生活的态度,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智慧。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闭关
唐·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雨后登城上亭
宋·朱翌
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愿丐少休之。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食牛炙
宋·李之仪
西来谁为炙牛心,惜事拘文不敢寻。岂谓邻邦无百里,骤令馋口得千金。登台未论前人比,扪腹翻惊用思深。从此耒阳休吊古,便思白酒与同斟。
学书十绝(其三)
宋·李之仪
未逢四祖且堆堆,才见龙潭眼便开。龙去潭空人自老,衔花百鸟漫飞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