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殿
抒情
怀古
记事
佳节
秋节
城市
成都
落笔

译文

头发纷乱铺满梳子,衰老的容颜已无法照镜。
人生百年,转眼已过半,逝去的时光如火般炽热燃烧。
心中曾经有着追求功名的念头,然而如今上马却不闻燕赵之声。
自从经历了世间各种变化,所有事情都令人惊愕和意想不到。
不是没有旧日的朋友和伴侣,但许多都已经身居高位。
谁能陪伴我老去,一同溯游峡谷听猿猴鸣叫。
在锦城中遇到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精神让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我偶尔会偷得闲暇去访问野外的寺庙,拴好马匹只为了寻找一个笑容。
我开始讨厌酒中杂有像玉狸一样的沉淀物,即使害怕酒力也忍不住要一饮而尽。
古殿里鼪鼯豪放不羁,破败的墙壁上还能看出昔日冠佩的影子。
我反复摩挲着宋公的诗篇,赞叹其句法的高妙。
就像《霓裳羽衣曲》一样,虽然零落但仍有遗留的曲调。
回家的路上沿着长长的堤岸行走,冷冽的霜气扑面而来。
这美好的旅程让人难忘,别忘了用文字记录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大智寺》,通过对大智寺的游览,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衰老的感慨。首句“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的形象,感叹岁月匆匆。接下来,“百年忽已半,去日如过烧”进一步强调时间的飞逝,过去的时光仿佛烈火般迅速消逝。诗人回顾自己一生,曾经的功名之心已不再,“上马无燕赵”暗示壮志未酬的遗憾。他对世事变迁感到惊讶和错愕,昔日的朋友多已位居高位,而他自己却只能在寺庙中听闻猿鸣,寻求片刻宁静。“锦城得数公,意气如再少”则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少许欢愉,他们在野寺中偷闲,饮酒谈笑。在寺中,诗人欣赏着古诗,赞叹宋公的诗句高妙,如同霓裳曲中的遗韵。离开时,寒风凛冽,他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段美好的游历,即使笔下文字可能显得苍凉,也请朋友不要嘲笑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赞赏,展现了陆游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申阳感事
清·沈棻
荒城已分一枝安,何意还驱征马看。本是盛朝新制节,犹传宪府旧旌干。停杯客里知谁问,行路人间觉更难。多少巢由车下拜,青衫几湿不堪弹。
齐天乐·题家药坪问花词
清·戴延介
乌丝几褶蚕眠字,小红箫谱新制。银蜡烧灯,红鳞泛酒,午夜豪尖吹绮。艳情兜起。又絮搅花飞,杜鹃声里。老去江湖,莺莺燕燕也未知。灵山共抛旧隐,石屏风调远,遗响堪忧。宝鸭栏斜,圆.....
次韵德孺新居病起
宋·黄庭坚
潭潭经略府,寂寂闭门居。京洛圣贤宅,江湖鱼鳖潴。官如一梦觉,话胜十年书。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
久居京师感怀诗
唐·费冠卿
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