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地点
情感
怀古
秋节
的悼亡
锦官城
思乡
节气
大寒

译文

我带着红润的脸色游历万里,却不肯在酒杯前展现笑容,少了些许欢乐。
在蜀地的花园中,歌舞女子的环绕似乎遮住了夜雪;在梁州,秋山的猎火点亮了整个山野。
晚年突然陷入尘世的纷扰之中,快乐的时光仿佛只在梦境中一般,难以置信。
世事变迁,请不要为此感叹;我们仍然可以畅谈乡情,令人惊叹的乡音乡情依旧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往昔在蜀地和梁州的游历,以及与友人欢聚的场景。首句"西游万里倚朱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但仍有青春年华相伴的豪情。"肯放尊前一笑悭",表达了对昔日酒席上畅快欢笑的怀念,暗示时光易逝,欢乐难再。"蜀苑妓围欺夜雪",通过蜀地夜晚的雪景和妓女的围绕,营造出一种繁华热闹的气氛,体现了当时的风月生活。"梁州猎火满秋山"则转而描绘梁州秋季狩猎的壮观景象,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豪迈的生活态度。然而,"晚途忽堕尘埃里",诗人感叹人生的晚年境遇,仿佛一切美好都如梦似幻,落入凡尘。"乐事浑疑梦寐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梦幻般的感受,表达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深深留恋。最后两句"浮世变迁君勿叹,剧谈犹是诧乡关",劝慰读者不必过于感慨世事无常,那些曾经的热烈交谈和故乡的记忆,依然能给人带来惊喜和安慰。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思。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