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使
田园
节日
抒情
赞美
写景
情节
抒情怀古
咏社会和谐

译文

落日余晖中,林间传来箫鼓的声音,各村都在举行庆贺丰收的社祭。
村里的孩子们头梳双髻,欢快地劳作,灌溉水渠已经建成,许多农民一起耕作。
每家每户都得到了一片田地来发展农业,乡村推举德高望重的三老来主持祭祀和集会。
每天都能听到淮河、颍水地区的人们归顺王化(指服从王朝的统治),这样就能让新的人民认识到太平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乡村赛神活动的场景。"落日林间箫鼓声",写出了夕阳西下时分,树林中传来了热闹的箫鼓声,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村村倒社祝西成",描述了村民们聚集在社坛前,祈求五谷丰登的丰收景象。"扶翁儿大两髦髧,溉水渠成千耦耕",细致地描绘了农耕生活,老少皆参与其中,儿童已能帮助长辈,灌溉渠道完工后,众多农夫并肩耕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团结。"家受一廛修本业,乡推三老主齐盟",强调了家庭和乡村的秩序,人们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尊重长老,共同商议村里的大事。最后两句"日闻淮颍归王化,要使新民识太平",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理想,希望淮河、颍水流域的百姓能够接受王化的教化,理解并享受社会的和平与繁荣。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和谐与丰收,以及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期盼。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醉桃源·赵恭善生朝
元·王丹桂
前期三日是蕤宾。芝輧别紫宸。祥烟瑞霭结氤氲。同资诞玉真。才敏慧,性敦淳。常希道德邻。人间短景不堪陈。壶天别有春。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