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田园
秋节
情感
农家生活
咏物

译文

在九月的吴中,天气仍然热,我仍需穿着长衣,我策马奔腾在江边的郊野上,追逐着夕阳的余晖。
沿着山路望去,漫天遍野都是盛开的荞花,一片又一片的豆荚映照着家门。
苍兔在躲避老鹰的追捕时跳入山谷中,黄鹌则从被捕的网中挣脱出来,飞到人们身边。
我关心着农家的生活景象,即便没有才华,我也应该回归到这样的生活中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陆游在九月的吴中地区所见的郊外景象。首句“九月吴中尚裌衣”点明时令,虽已入秋,但江南地区气候温和,人们还在穿夹衣。次句“江郊策马踏斜晖”则写出诗人骑马出游,享受着夕阳下的宁静时光。“荞花漫漫连山路”和“豆荚离离映版扉”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象,荞麦花开得漫山遍野,豆荚挂在篱笆上,疏落有致。这两句以丰富的视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村画卷。“苍兔避鹰投涧去,黄鹌脱网傍人飞”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兔子和黄鹌的动态赋予了生机,形象地描绘了它们逃脱险境的情景,增添了自然的趣味性。最后两句“农家光景关心事,不为无才也合归”,诗人表达了对农家生活的深深关切,认为即使自己才华出众,也应该回归这样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秋季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淡泊,展现了陆游的个人情感与生活哲学。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