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悼亡
四季
哲理励志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平生》,以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为主题。首句“平生涉世似虚舟”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看淡世间荣辱,如同虚舟浮于水面,不受外界干扰。接下来的“不著胸中一点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豁达,无一丝忧虑。“已用浮云看富贵,肯缘华屋叹山丘”两句,诗人以浮云比喻富贵,表明他看轻物质财富,不会因为华丽的居所而感叹人生的起伏。他更倾向于欣赏自然的壮丽,如“戴溪寒酿千峰雪,严濑声酣七里秋”,描绘了溪流在寒冷中冻结成冰,仿佛千峰覆盖着白雪,以及清澈溪水在秋天里发出激荡的声音。最后两句“好景人间随处有,未埋白骨且闲游”点明诗人的人生观,认为美好的景色和生活乐趣随处可见,只要活着,就应该尽情享受,不必过于执着于生死之事,体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淡泊名利、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处世哲学,展现了他独特的诗风和个人魅力。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山中饮酒
宋·陆游
百屋堆金钱,万户封公侯。富贵人所羡,熟计终缪悠。有酒君但饮,有山君但游。虽云亦梦事,要是胜一筹。独醉新丰市,遗魂招马周。清啸苏门山,旷度交公休。烂烂目如电,凛凛气愈遒。骑.....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东望花楼会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寓言
唐·韦庄
黄金日日销还铸,仙桂年年折又生。兔走乌飞如未息,路尘终见泰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