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怀古
写冬
励志
亲情
忧民
读书
怀时

译文

一年到头没有好吃的,冬天只有破烂的皮袄可以御寒。
老人靠健康的体魄来抵抗贫穷,小孩则靠学问来忘却忧愁。
士人本来就要安于天命,而我宁愿为生活奔波筹划。
放眼望去,天下八方,如果能有所期望,我也会登高远望。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贫》,表达了诗人面对贫困生活的态度和心境。首句“经岁无兼味”描绘了家庭经济的艰难,一年到头都没有丰盛的食物;“穷冬止破裘”则写出寒冬时节衣物的单薄,生活条件艰苦。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困境,而是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翁将贫博健”,老人以贫穷为动力,保持身体健康;“儿以学忘忧”,孩子通过学习忘记生活的困苦,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士固安天命”,读书人应顺应天命,安于自己的命运;但他更注重实际,“吾宁为食谋”,宁愿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上。最后两句“八荒如可望,时亦上高楼”,寓意即使生活艰难,但心中仍怀有对远方的期待,有时也会登高远望,寄托对未来的希望。总的来说,这首诗在展现贫困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玉川月蚀诗后
宋·赵孟坚
哆口支牙月蚀诗,遗编读著凛风规。如何晚节从污合,竟与奸臣血作泥。
饮龙头镇
明·谢肃
马上见晨月,堠路行逶迤。遂入龙头憩,沙洲带蒲荷。榆柳荫华屋,正暑凉飙多。怡然逢故老,邀我还其家。大儿击燕筑,小儿閒齐歌。黍酒劝客饮,勿辞令颜酡。维㫺至正末,日夜忧干戈。太.....
旅舍七首(其四)
宋·敖陶孙
齧雪苏州年,嘿数天再闰。当时贾长头,霜桐送孤韵。今年贫更恶,交友云散尽。收自缃楮林,博阅先后进。纵横略千家,诣处合一印。文章何当工,一死差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