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冬
之
交
杂
赋
六
首
(
其
五
)
雾
雨
林
塘
晚
,
风
霜
聚
落
寒
。
衣
冠
存
简
朴
,
农
圃
备
艰
难
。
舂
簸
荞
供
饵
,
蒸
炊
豆
作
团
。
此
心
如
古
井
,
无
地
起
涛
澜
。
写景
山水
秋冬之景
田园
节气
咏物
怀古
情感
抒发心志
译文
雾气弥漫,雨滴洒落,林塘间显得格外晚意,风带霜寒,村落中的人们感到寒冷。
人们依然保持着简朴的衣着和风尚,农夫和菜农都准备好了应对艰难生活的准备。
人们用舂簸荞麦来制作饵食,用蒸炊豆来制作面团食品,简单却满足生活的需求。
这颗心像古井一样平静,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引起波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乡村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冷清与生活的艰辛。"雾雨林塘晚",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傍晚时分,雾气弥漫、雨水润泽的池塘景色,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风霜聚落寒"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寒冷,以及村庄在风霜侵袭下的萧瑟。诗人接着写到"衣冠存简朴,农圃备艰难",反映出村民们衣着朴素,生活简朴,同时在艰难的季节里辛勤耕作,准备过冬的粮食。"舂簸荞供饵,蒸炊豆作团"具体描绘了村民们制作粗粮的情景,荞麦磨成面做饵,豆子蒸熟后捏成团,这些细节体现了农人的勤劳和对食物的珍惜。最后两句"此心如古井,无地起涛澜",诗人以心比古井,表达自己心境的平静和淡泊,即使面对生活的困苦,内心也如古井般深沉,不为外界波澜所动,展现出一种坚韧和内心的安宁。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