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
至
湖
上
寓
小
舟
还
舍
五
首
(
其
四
)
万
壑
争
流
地
,
身
闲
得
纵
观
。
未
能
容
蟹
舍
,
聊
得
寄
渔
竿
。
远
浦
樵
风
急
,
空
山
窆
石
寒
。
踟
蹰
不
知
晚
,
磔
磔
有
归
翰
。
山水田园
写景
抒情
时间
晚间
情感
踟蹰
咏物
渔竿
冬日
寒石
译文
身处万壑争流之地,闲暇时得以全面观赏。
房子太小无法容纳我悠闲地生活,姑且将渔竿作为寄托。
远处江岸的风急促地吹过,空寂的山林中墓石显得寒凉。
踟蹰不前不知夜已晚,听闻归家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湖边,乘舟返回住所的情景。"万壑争流地"展现了山谷间水流湍急的壮丽景色,诗人身处其中,心境悠闲,得以尽情欣赏。"未能容蟹舍,聊得寄渔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虽然不能久留,但仍能暂时放下俗务,享受垂钓的乐趣。"远浦樵风急"写出了湖边远处山林中砍柴人匆匆赶路的场景,风声呼啸,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感。"空山窆石寒"则描绘了山中寂静,唯有冰冷的石头透出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踟蹰不知晚,磔磔有归翰",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时间流逝而不觉,直至听到鸟儿的归巢叫声(磔磔),才意识到天色已晚,自己也该回去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闲适之情。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渔父辞(其五)
宋末元初·毛直方
本无租赋本无田,不知历日不知年。谁信渔家小船上,犹是无怀并葛天。
冬日临昆明池
隋末唐初·李世民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狱中附家二首(其二)
宋·赵良坦
一著南冠二载馀,安危不必问何如。精金百鍊钢还锐,劲竹三冬节不枯。对月欲同鹃带血,临风会有雁传书。瓦杯冷落孤灯里,几度吞声祇自吁。
凌晨
唐·卢照邻
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
劲草行
元末明初·王冕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白骨沉埋战.....
水龙吟(其三)为梦庵寿
宋·高观国
夜来曾跨青虬,海风袅袅吹襟袖。蓬莱误入,群仙争问,刘郎安否。玉麈冰壶,日庭星角,孕成奇秀。看丹分宝鼎,箓传秘箧,闻重寄、长生酒。归梦惊回晓漏。正长庚、辉躔南斗。祥开华旦,.....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
清·全祖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
过访龚半千高斋分赋
明·释今邡
竹园数亩石城西,角里先生此卜栖。白叶箕传欢有子,素丝琴断久无妻。眼前陵谷看如幻,笔底云山路不迷。朝市似容高卧稳,故令门巷草萋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