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夜
客
向
灯
前
老
,
愁
从
枕
上
生
。
雨
声
添
好
睡
,
花
气
散
馀
酲
。
旧
事
谈
谁
听
,
新
诗
鍊
不
成
。
惟
当
速
归
老
,
邻
父
待
同
耕
。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怀旧抒情
田园生活
思乡之情
写雨
译文
客人在灯前慢慢变老,忧愁从枕头上产生。
雨声帮助人进入甜美的梦乡,花香消散后让人感到清醒。
旧事无人愿意听我诉说,新诗也写不出来。
唯一应该做的是尽快回到家乡,与邻村的父亲一起耕种。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春夜》,描绘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在夜晚的感受。首句“客向灯前老”表达了诗人在昏黄灯光下渐感年华老去的孤独,"愁从枕上生"则揭示了内心的忧虑和无法排遣的愁绪。接着,“雨声添好睡”看似写雨声助眠,实则暗示了诗人借雨声掩饰内心的苦闷;“花气散馀酲”则以花香提神,反衬出诗人精神上的疲惫。后两句“旧事谈谁听,新诗鍊不成”,诗人感叹无人倾听他的过去经历,也无法创作出新的诗歌,流露出怀才不遇的落寞。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归乡务农生活的向往,“惟当速归老,邻父待同耕”,希望能尽快结束漂泊,与邻居老父共享田园生活,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归宿。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和对故乡生活的渴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湖上
宋·王镃
万红飞尽雨如烟,心事伤春哭杜鹃。游子不来弦管歇,画船空系柳丝边。
捣练子·客中
清·沈榛
花破萼,柳垂丝。客梦惊回独语时。听彻子归肠欲断,故园频望数归期。
春兴(其一)
明·虞堪
詹尹如何为卜休,闲身犹住海边楼。一春风雨知多少,花落莺啼并作愁。
忆事
唐·吴融
去年花下把金卮,曾赋杨花数句诗。回首朱门闭荒草,如今愁到牡丹时。
无题
宋·宋伯仁
落花帘箔雨垂垂,重念长亭折柳时。人在一犁春水外,此情唯有鹁鸠知。
招郑服之
宋·周弼
归心同一路,况复在新年。梦著登山屐,闲随渡水船。宿蒿迷旧陇,春葑起闲田。醉卧天池上,知君在我先。
即事口占
清·缪烜
强将浊酒涤烦襟,聚散无端慨盍簪。独立斜阳情一往,满庭飞絮又春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