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写景
春天
成都
怀古
思乡
爱情
友情

译文

流落天涯,两鬓渐白似白发丝,岁月流转下来我才展现出独特的才华。
我无能胜任别的什么事,只好在这里悠闲度日,内心的愤懑只有借酒来缓解。
身在远方,已无法像以前那样遥想京城的美景,错过了春日时光,错过了牡丹花的盛开。
我写信告诉各位朋友,在罨画亭边的那首诗最为出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表达了诗人流落他乡的孤寂心情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流落天涯鬓欲丝”描绘了诗人的飘零之态,形容其鬓发斑白,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次句“年来用短始能奇”则反映了诗人经历磨砺后,才感到人生短暂而珍贵。第三句“无材藉作长闲地”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解嘲,说自己没有才能,只能在这偏远之地过着悠闲的生活。然而,这悠闲的背后隐藏着不得志的苦涩。第四句“有懑留为剧饮资”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郁结,借酒消愁,排解心中的愤懑。第五、六句“万里不通京洛梦,一春最负牡丹时”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京都的怀念和对春天牡丹盛开的美好时光的惋惜,寓言了他对朝廷和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最后两句“襞笺报与诸公道,罨画亭边第一诗”则是诗人以书信的形式,向远方的朋友宣告,他在蜀州创作的这首诗,尤其是罨画亭边所写的,是他心中最为得意之作,借此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陆游在蜀地的孤独与怀才不遇,以及对故人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