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抒情
村饮生活
收获
春天景色
季节转换

译文

收获了白稻米,我高兴地吃上了新的粮食,而官家的仓库里却已经厌倦了陈旧的陈粮。
祠堂里的人们带着祭品回家,路上有许多喝醉的人横卧在官道上。
在小市集和孤村中度过余生,欢快地歌唱跳舞,最切身的是关照自身。
向邻居们乞讨盐和醋成为家常便饭,但别因打扰了他们而感到抱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丰收季节乡村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首句“白稻登场喜食新”写出了农民收割新稻的喜悦,对新鲜粮食的期待和满足。接着,“太仓月廪厌陈陈”暗示官府仓库中堆满了陈旧的粮食,与农民的新鲜收获形成对比。“丛祠怀肉有归遗”描述了村民们在神祠前分享丰收的喜悦,甚至有人带着祭品归来,体现了乡村的淳朴风俗和感恩之心。然而,“官道横眠多醉人”则揭示了乡村酒文化的盛行,路边醉倒的人们反映出他们借酒庆祝的放纵。“小市孤村真送老”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村庄和老去时光的感慨,小集市的热闹与村庄的寂寥形成对比,生活节奏缓慢而真实。“浩歌起舞最关身”则展现了村民们在欢庆时刻尽情歌舞的场景,这是他们表达快乐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最后两句,“盐醯乞贷寻常事,恼乱比邻莫愧频”揭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人们常常需要借贷度日,这种频繁的借贷行为虽然烦扰邻里,但也是无奈之举,诗人对此表示理解,没有过多的责备。总的来说,这首《村饮》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喜乐哀愁,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生活的困顿,展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草堂遣兴答见赠诸公(其二)
明·李正华
贸东之舍足幽栖,中有先生日杖藜。水到门前三派合,山来檐下六峰齐。此间合放吾侪老,何事遥烦公辈题。自咏数篇浑漫兴,草堂莫比浣花溪。
法曲献仙音
清·陆求可
小径偷闲,北窗高枕,满眼许多生意。密雨初晴,一庭新绿,渐觉上阶缘砌。谢门外、尘劳客,双屐休泥滓。窗前地。把鸳甃、时时妆点,浑俨是、深翠氍毹景致。高兴倒芳樽,便玉山、移对花.....
绝句漫兴十一首(其二)
元末明初·刘基
兔葵燕麦旧人家,曾唱南朝玉树花。寒暑又随风日转,东陵谁种邵平瓜。
望孤石诗
南北朝·鲍照
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峰。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樟树镇醉后题
宋·严羽
吾怜樟树好,取醉欲无还。酒压鹅儿色,辞歌雉子斑。朱楼当碧水,红日下青山。兴罢扬鞭去,苍苍烟雾閒。
登梅峰制干李公新祠
明·朱浙
莆阳一水分南北,童稚能知制干名。好义时从遗老说,临危深见古人情。苍山英爽宜尸祝,白日冠裳有典刑。松叶祠门伸一拜,长风飒飒起天声。
浪淘沙慢(其二)留垞见和前词,语特深婉。是夕,与君贳酒听歌,悢然有怀,即步原韵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笑今夜,东堂淡酒,尚有鹅炙。五老睢阳戏墨,八分阿买讵劣。望白下、重重烟树隔。判鱼笏、破甑同掷。对海曲千花万杨柳,风怀异今昔。岑寂。故侯杖履谁识。是和我、红梅三千字,第一花.....
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其一)
宋·廖行之
少休廛市喧嚣耳,来听田农应和歌。畟畟耕畴皆帝力,欣欣时物自天和。山云亭午半未敛,溪雨黄昏清更多。但得长年饱禾稻,也胜官里厌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