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
写景
田园
咏物
梅花
情感
思乡
怀古
抒情
读书
节制
秋节
母爱

译文

我正在寻找适合种菊花的诗篇,穿过云雾,趟过溪水又去寻找梅花。
即使有万头牛也拉不走我内心的忧愁,一只鸟的叫声却能惊醒我的午梦。
老了还常常因为遇到知音而感到内心的幽愤,尽管生活贫苦,却能随遇而安地学习如何面对挫折。
江边的那位施舍者是谁呢?她对贫穷的王孙们没有食物可以施舍,难以让他们感到同情和哀怜。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梅村野人家小憩》,描绘了诗人寻找菊花和梅花的闲适过程,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愁绪与感慨。首句“正遣清诗觅菊栽”表达了诗人以诗为伴,漫步山野寻找菊花的情景,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穿云涉水又寻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不畏艰辛,追寻梅花的执着,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这与他的心境相契合。然而,“万牛不挽新愁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新愁难以排解,即使身处美景也未能消解他的忧郁。“一鸟还惊午梦回”通过午睡被鸟鸣惊醒,寓言了生活的琐碎打扰了他的宁静,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困扰。“老愧逢人说幽愤”表达了诗人年迈后面对世事变迁,感到无处诉说心中的苦闷和愤慨。“穷能随事学低摧”则揭示了诗人面对贫困和困境时,选择低调忍耐的态度,但内心的不甘和愤懑并未因此而消减。“江边漂母何为者”引用典故,以漂母的无私帮助王侯贵族的典故,暗喻自己虽处境艰难,但仍期待有人能理解和支持。最后,“无食王孙未易哀”以王孙无食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