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师
魏
国
史
公
挽
歌
词
五
首
(
其
三
)
道
德
补
天
石
,
勋
劳
夹
日
龙
。
犯
颜
无
不
尽
,
造
膝
略
皆
从
。
岁
贡
来
戎
币
,
秋
防
灭
塞
烽
。
画
图
麟
阁
上
,
犹
足
折
遐
冲
。
挽词
写事
赞美
边塞
励志
译文
道德可以补天之不足,如同天降之功绩如同被龙夹住。
冒犯尊颜之事无所不谈,面对君主近臣的劝谏都愿意听从。
每年的贡品都包括军事的珍宝,秋天还有防范塞外的烽火之责。
在图画上展现出来的人像在麟阁上高挂,依旧能展现强大的力量来对抗远方的威胁。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为纪念太师魏国史公所作的挽歌词之一。诗中通过赞美魏国史公的道德品质和功绩,展现了他高尚的节操和对国家的贡献。"道德补天石",以天石比喻魏国史公的道德力量,暗示他如同支撑天地的基石,具有无比的道德威望和影响力。"勋劳夹日龙",将他的功勋比作环绕太阳的飞龙,象征其显赫的功绩和崇高的地位。"犯颜无不尽,造膝略皆从",描述了他敢于直言进谏,皇帝的命令他也尽力遵从,体现了忠诚和刚直无私的品格。"岁贡来戎币,秋防灭塞烽",说明他在边防事务上卓有成效,确保了边境安宁,消除了烽火警报。"画图麟阁上,犹足折遐冲",意指他的事迹将被载入史册,如同麒麟阁上的功臣画像,足以震慑远方的敌人。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魏国史公的道德与军事才能,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相和歌辞·从军行三首(其二)
唐·王涯
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寄言班定远,正是立功年。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