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抒情
哲理
抒情
写人

译文

在这个秋天的季节里,我虽然已经衰老,但仍然活着,无法预知造物主会给我带来什么。
破旧的房屋和颓废的围墙我不敢再提及,能有简陋的食物和粗糙的酒喝已经很满足。
我的佩刀也许只值一只黄牛的代价,我的字画又怎能换来一只白鹅呢?
梦中我好像拜恩于龟紫色(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尊贵的地位或职位),而在现实中,我仍只是渔夫穿着蓑衣的普通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身衰老的感慨。首句“扶衰又见素秋过”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再次目睹秋季的到来,流露出对岁月匆匆的无奈。次句“未死其如造物何”质问大自然,即使自己尚未死亡,也难以抵挡生命的无情变迁。第三句“破屋颓垣那敢议”,以破败的房屋和颓垣比喻自己的境遇,暗示生活的困顿,诗人不敢再对生活抱有过高的期望。接下来,“浊醪粗饭已为多”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即使只是粗茶淡饭,也感到满足。“佩刀但可偿黄犊,作字安能博白鹅”这两句,通过佩刀换黄犊和写字换白鹅的典故,寓言自己壮志难酬,只能用微薄之力换取基本的生活所需,表达了内心的失落与不甘。最后两句“龟紫拜恩如梦寐,残年其实一渔蓑”,诗人以“龟紫”象征官场的虚幻,感叹自己如同在梦中拜谢恩惠,而晚年只想归隐江湖,穿着渔夫的蓑衣度过余生。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沧桑的豁达与无奈。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