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中
言
怀
三
秦
五
岭
意
,
不
得
不
依
然
。
迹
寓
枯
槐
曲
,
业
芜
芳
草
川
。
花
当
落
第
眼
,
雨
暗
出
城
天
。
层
阁
浮
云
外
,
何
人
动
管
弦
。
写景
地点
关中
情感
怀旧
落花
秋天
山水
怀古情感
译文
思绪被三秦五岭的地理形势所牵绊,内心的感受依旧。
足迹寄寓在枯槐树旁的曲折小径上,事业荒芜在芳草萋萋的河川边。
眼前的花朵似乎在凋落,阴雨使得出城的天色显得昏暗。
高耸的楼阁矗立在云层之外,但无人奏起管弦之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情感。"三秦五岭意,不得不依然"表达了诗人对关中地区山水之美的难以忘怀。这是一个充满乡愁的开头,通过地理特征勾勒出一片神秘而又亲切的土地。"迹寓枯槐曲,业芜芳草川"诗人将自己的足迹比作寄居在枯槐之旁,而自己的功业则如同荒废的芳草在溪流中。这里枯槐和芳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业的无常,透露出一丝哀愁。"花当落第眼,雨暗出城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花瓣在眼前轻轻飘落,而外面则是阴霾的天气和绵绵细雨,这一切都映照出诗人的心境。"层阁浮云外,何人动管弦"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远离尘世的高楼之上,云雾缭绕,似乎有隐士在此吹奏琴瑟,但那是谁呢?这里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乡愁。
黄滔
209首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您喜欢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山寺
清·吴承禧
偶来禅院坐,潇洒意殊可。僧出寂无人,林风落山果。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