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黄
岩
溪
得
雨
溪
声
壮
,
无
风
云
气
多
。
山
花
依
翠
竹
,
滩
石
乱
寒
莎
。
樵
父
谷
中
出
,
牧
儿
牛
背
歌
。
逢
人
问
尘
世
,
扰
扰
意
如
何
。
写景
地点
山
水
写花
山花
田园
抒情
情感
思乡
樵夫
牧儿
译文
雨后溪水声势浩大,即使没有风,也充满了云气。
山花依偎在翠竹之间,滩边的石头上长满了寒冷的莎草。
樵夫从山谷中出来,牧童在牛背上唱着歌。
遇见他人询问尘世的事情,心里乱糟糟的,不知如何是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光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得雨溪声壮,无风云气多。" 这两句写出了黄岩溪在细雨之后的景象,溪水奔腾的声音显得格外雄壮,而天空中虽然没有大风,但云层厚重,充满了湿润的气息。这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山花依翠竹,滩石乱寒莎。" 山间的花朵缀于青翠的竹丛之中,而溪边的滩石上则覆盖着杂乱无章的野草。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黄岩溪周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樵父谷中出,牧儿牛背歌。" 这里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图画:樵夫在山谷中出现,而牧童则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这两句通过对劳作场景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逢人问尘世,扰扰意如何。" 诗人在与他人相遇时,询问关于尘世间的事情,他们的心情是否烦扰。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关切以及内心的不平静。整首诗通过对黄岩溪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山中樵夫、牧童等人物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和对生活本真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波动与对尘世间烦扰的关注。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山水田园诗。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