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
影
摇
红
·
元
宵
灯
宴
明
月
随
人
,
碧
空
一
色
烟
峦
照
。
凤
城
火
树
璨
银
花
,
争
向
云
阶
耀
。
疑
似
红
梅
放
了
。
只
须
臾
、
暖
烘
林
表
。
霞
觞
泛
艳
,
冰
盏
烧
脂
,
楼
台
低
峭
。
彩
射
千
层
,
此
时
倍
觉
春
容
好
。
南
油
西
漆
爱
辉
煌
,
罗
绮
纷
环
绕
。
最
是
妆
成
闹
扫
。
说
虬
签
、
休
来
报
晓
。
今
宵
不
禁
,
更
买
来
宵
,
金
钱
多
少
。
节日
写景
写花
春天
词手法
赞美
写城市
译文
明亮的月亮伴随着人们,碧空中烟峦的色彩映照出一片烟色。
凤城中的火树银花璀璨夺目,争相在云阶之上闪耀,就像红梅盛开一样。
只需片刻,温暖便烘托出林表的艳丽。美丽的霞光在酒杯中泛起艳丽的色彩,如同冰盏中燃烧的脂肪,楼台显得低矮而陡峭。
彩光射向千层高楼,此时更觉得春天的景色格外美好。
南方的油漆和西方的漆器都闪耀着光辉,丝绸和织锦纷纷环绕。最让人惊叹的是妆扮成各种样子后的大闹场景。
无需虬龙般的标志来报告天亮。今夜无需禁止任何活动,更无需用金钱来衡量这美妙的夜晚。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场元宵节的灯宴盛况,以“烛影摇红”为题,渲染出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氛围。开篇即以“明月随人,碧空一色烟峦照”勾勒出月夜美景,映衬出灯火辉煌的景象。接着,“凤城火树璨银花,争向云阶耀”,生动描绘了灯火璀璨、竞相辉映的场景,仿佛整个城市都被点亮,光彩夺目。“疑似红梅放了。只须臾、暖烘林表。”诗人将元宵节的灯火比作绽放的红梅,短暂而热烈,温暖了整个林间。接下来,“霞觞泛艳,冰盏烧脂,楼台低峭。”通过酒杯、灯盏和楼台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彩射千层,此时倍觉春容好。”色彩斑斓的灯光映射在层层叠叠的景物上,让春天的景色更加迷人。最后,“南油西漆爱辉煌,罗绮纷环绕。”南油、西漆的光芒照亮四周,罗绮服饰围绕其间,增添了更多的华美与繁华。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元宵节灯宴的壮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