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山水
赞美
抒情
怀古
地点
长芦庵
季节
夏天

译文

大江水茫茫一片白,堤岸旁建起一座庵,绿树掩映其中,显得格外幽深碧绿。
桃花绯红柳叶绿,双眉紧锁,阳光浸透波光,荡漾着云气般的液态。
新生的芦苇簇簇拥满长洲,深厚的大地自古以来就孕育着土脉。
上天眷顾并优待这里,四十年间土地频频开垦。
千村万落呈现黛色,与云相接,百顷的山光覆盖着城郊与陌上。
江水浩浩荡荡汇合奔流,两座山峰犹如打开门扉一般,相互致敬。
当年这里曾被画家的妙笔描绘过,精妙之作难以用言语形容。
忽然检出巾箱中的旧图卷,发现是痴翁用毛笔留下的名迹。
烟江叠嶂绵延千里,即使尺幅之地也不会嫌弃鹅绢的狭窄。
将此图借来欣赏也是一种快事,图中风涛飒飒,虚壁上仿佛生出动态。
我仿佛身临其境地进入画中,万壑千岩的美景尽收眼底。
弹奏一曲江月寒的曲调,苍翠空濛的山色映入帘隙之中。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阮恩滦的《长芦庵》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开篇以"大江茫茫江水白"起笔,展现出江面宽阔,水色洁白的壮丽景象。接下来的"堤畔筑庵护深碧",点出庵庐坐落在江边,守护着碧绿的环境,富有诗意。"绯桃绿柳锁双眉"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桃花和柳树比作女子的眉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日浸波光荡云液"则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波光粼粼,仿佛云液在水中摇曳。"新芦簇簇满长洲"写出了芦苇丛生的湿地,"深厚由来畜土脉"则表达了大地的丰厚滋养。"彼苍眷注优且渥"表达对自然恩赐的感慨,"四十年中地频辟"则暗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历史。"千村黛色接云容"描绘村庄与山峦连成一片,"百顷岚光被郊陌"则展现了郊外景色的宁静宜人。"江流浩浩汇奔注"描绘江水奔腾的气势,"两山排闼如相揖"则以拟人手法写出山峰的亲近姿态。最后,诗人回忆起昔日的丹青画卷,感叹"妙画难得云林笔",并发现旧图卷中的美景,"烟江叠嶂渺千里",即使在狭小的画卷中也能感受到千里江山的辽阔。诗人沉浸于画中,"弹琴一曲江月寒",感受着画面中苍翠空蒙的意境,仿佛置身其中。整体来看,《长芦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赞美。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