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宫
春
曹
氏
开
先
。
更
诸
儒
继
后
,
选
学
遥
传
。
回
思
旧
时
堂
构
,
都
付
榛
烟
。
幸
存
故
阯
,
记
吾
家
、
卜
筑
林
泉
。
愿
自
此
、
萍
蘩
永
祀
,
馨
香
俎
豆
年
年
。
莫
道
风
流
云
散
,
念
门
墙
桃
李
,
多
士
班
联
。
寻
来
雪
泥
鸿
爪
,
馀
韵
留
连
。
依
依
斜
照
,
喜
高
楼
、
百
尺
参
天
。
任
罗
贮
。
名
书
万
卷
,
未
教
媲
美
前
贤
。
历史
怀古
纪念
传承
写史
读书
感情
友谊
译文
曹家开创先河,众多儒士后来继承,选学之风远传。
回想起过去的宅院建筑,如今都淹没在丛生的草木烟雾之中。
幸运的是,我还保存着故居的遗址,记得我家曾在林间泉边建造房屋。
希望从此以后,我家能够像萍藻一样永存祭祀,每年都能有馨香供奉在礼器之中。
不要说风流云散,念及门墙边的桃李,众多学子聚集在一起。
寻找过去的痕迹,就像雪地中的鸿爪,留下的韵味令人留连忘返。
夕阳的余晖斜照下来,令人欣喜的是高楼耸立,直入云霄。无论装载什么,都显得绰绰有余。
我的书籍虽多达万卷,但还未曾与前贤相媲美。
赏析
此诗《汉宫春》由清代诗人阮恩滦所作,虽名为“汉宫春”,却非直接描绘汉宫景象,而是借古喻今,以历史为镜,抒发对学问传承与教育之重视的情感。首句“曹氏开先”点明了诗的主题,即从曹氏家族开始的学术传承。接下来的“更诸儒继后,选学遥传”,则表明了学术研究和教育的延续性,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接续前行,将知识和智慧传播至远方。“回思旧时堂构,都付榛烟”两句,通过回忆往昔的学术殿堂,如今已荒废于榛莽之中,表达了对过去学术繁荣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学术环境的感慨。“幸存故阯,记吾家、卜筑林泉”则强调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幸存下来的学术之地,如同家中在林泉间建造的居所,是学者们精神的寄托。“愿自此、萍蘩永祀,馨香俎豆年年”表达了希望学术之火能够永远燃烧,每年都能举行祭祀仪式,以纪念先贤,传承知识。“莫道风流云散,念门墙桃李,多士班联”几句,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因学术的暂时衰落而感到悲观,而是要记得那些曾经在学术之路上成长的学子,他们如同桃李,成群结队,共同推动着学术的发展。“寻来雪泥鸿爪,馀韵留连”则比喻虽然岁月流逝,但学术之光依然在历史的雪泥中留下痕迹,其影响深远,值得后人追寻和回味。“依依斜照,喜高楼、百尺参天”描绘了一幅夕阳下高楼耸立的画面,象征着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和拓展,如同高楼直插云霄,令人欣喜。最后,“任罗贮。名书万卷,未教媲美前贤”表达了对学术成果的珍视,认为无论有多少著作,都不应自满,而应继续努力,追求超越前人的成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学术传承与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展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文化的深厚情感。
猜您喜欢
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
明末清初·吴伟业
王氏勋名自始兴,后人书法擅精能。江东将相传家在,翰墨风流天下称。前有琅琊后槜李,项氏由来堪并美。襄毅旂常战伐高,墨林书画声名起。当时海内号收藏,秘阁图书玉轴装。近代丹青称.....
读容斋三笔记
宋·陈郁
大历谋臣匪尽忠,时君好佛遂成风。详陈福业因元载,轻授仪同付不空。此日有丘犹血刃,后来无赏失边功。代宗缪滥惟何甚,千古容斋直笔公。
课儿联(其五八六)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晋书多散佚;宋史太荒芜。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七)
宋末元初·方回
孤灯阅近史,伤哉宣靖中。起兵破中原,不在鸭绿东。乃在江之南,临川一老翁。文高学本僻,行急名骤穹。性命了未谙,物务藐弗通。聚敛改法度,开边兴兵戎。祐符不坐党,粘斡焉来攻。朽.....
京师九日同人慈仁寺祭顾先生祠呈同集诸君子(其一)
清·左宗植
有明三百年,贤哲迈前世。惟有经学衰,末流益虚伪。侈口谈性道,枵腹薄经济。人才日猥下,国步遂陵替。先生百世士,生值明之季。风雨自难鸣,松柏抗寒岁。著述综百家,贯穿天人际。起.....
赠医士乐孟杰
元末明初·丁鹤年
越人有至鉴,明德以为基。视疾洞表里,谈笑驱三尸。神圣不自居,托以饮上池。今人重势利,昼夜营已私。心志先蛊惑,仁术讵能推。明哲有深诫,弗治为中医。乐也孝廉士,天锡仁寿资。蚤.....
寄题儒荣堂
宋·陆游
军容基祸庙谋疏,尚记文登遣使初。只道大功随指顾,至今遗种费诛锄。还朝不遣参麟笔,寓直空闻上石渠。剩办杀青君记取,龙庭焚尽始成书。
自题春秋大事表三首(其一)
清·顾栋高
沧海初看几横流,参差晋楚互纷纠。分明画出输赢局,凭仗书生为点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