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怀古
山水
读书
秋节
微吟

译文

我还不曾了解南湖的风景,但是非常向往他们两位去游玩。
他们的赏心悦目在美好的日子里,美妙的言语如清秋般令人心旷神怡。
我还想带上书卷,一同去购买钓鱼的小船。
吟咏之后稍作停留,傍晚时分我缓缓归去,杜若草满布在沙洲上。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择之寄示深卿唱和乌石南湖佳句辄次元韵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同游览南湖的场景,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首句“未识南湖景”,表达了诗人对南湖景色的未知与期待。接着,“遥欣二子游”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即将游览南湖的喜悦之情。接下来的“赏心并胜日,妙语逼清秋”两句,不仅描绘了友人在赏景时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他们交谈中妙语连珠,仿佛秋天的清风一般令人陶醉。“剩欲携书卷,相将买钓舟”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情景,他们不仅欣赏美景,还想要携带书籍,享受悠闲时光,甚至可能计划在湖上垂钓,增添了几分生活的趣味与闲适。最后,“微吟归去晚,杜若满汀洲”两句,以微吟结束,暗示了游玩时间之长,直到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汀洲之上,杜若花满,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美好回忆的留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共游南湖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时光,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诗意。

朱熹

1440首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