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使
写景抒情
山水
抒情怀古
怀亲抒情
七言律

译文

当感到忧郁的时候,做什么可以敞开胸怀呢?此时,微微的细雨刚刚停止,天边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阴云。
百道诏书让山海之神传达,国家大业的计划与人民的心愿紧密相连。
黄河的命脉依然安如往昔,紫塞一带的战火和风尘已经净化到今天。
太祝祠中的官员都期待着君王的到来,那么君王什么时候才能乘坐仪仗车队亲临此地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余寅为庆祝七旬寿辰所作,回应了友人的赠诗,并在其中融入了深沉的感慨。诗中描绘了面对人生暮年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国家、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首句“愁来何事好开襟”,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在愁绪满溢之时,为何要勉强自己打开心扉?接着,“微雨初收正薄阴”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云淡风轻的画面,象征着尽管内心充满忧愁,但外界环境依然美好,给人以希望与安慰。“百道诏书山海使,万年天步野人心”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皇帝的诏令比作山海使,形象地展示了皇权的威严与深远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而“万年天步野人心”则表达了百姓对国家长久稳定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黄河命脉安如昨,紫塞风烟净到今”两句,通过黄河与边塞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稳定与和谐,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安定与和平的向往。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命脉安如昨”象征着国家根基稳固;而“紫塞风烟净到今”则寓意边境安宁,国泰民安。最后,“太祝祠官俱望幸,几时清跸翠华临”表达了诗人及众官员对君主的期盼,希望皇帝能亲临,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君臣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君主能够关注民生、治理国家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国家、自然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月夜与蔡济忠曹公会汎舟自水东归
宋·张孝祥
一舸驾长风,银河此路通。波光连月白,烛影到江红。五岭经星外,千山飓雾中。不知今夜赏,更有几人同。
临洺关李浦珠送酒抵邯郸赋此寄之(其二)
明末清初·周亮工
星河云影澹相连,桃叶依然旧渡边。盲女琵琶天宝事,羁人词赋帝京篇。宁知此会为何夕,剩有新愁入去年。始信情根堪万劫,鹊桥今古不桑田。
闻笛
明·黎贞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拢扁舟南浦驿。谁家年少不解愁,频向船头苦吹笛。笛声飘飘高入云,离人更愁不忍闻。商声嘹亮羽声急,梅花落尽江南春。梅花已歇复三弄,离人听之愁入梦。听之涕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