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节日
佳节
元宵节
思乡
离绪
怀古
写景
写雪
山水

译文

在异乡,爆竹声声中迎来了佳节,恰逢十五的良宵。
火树银花照亮了夜晚,星桥上五彩斑斓,深巷中不时传来欢庆的箫鼓声。此时月亮又明亮如圆盘。
轻笑着,在外地过年年年如此,总是轻易地度过。
在这个时候,家乡的人们,有人正在对着这美丽的景色凝神伫立。
梅梢上透露着春天的消息,我巡回屋檐下和雪共赏,这情景引起了我离别的愁绪。
元宵节的夜晚,天空中的月亮分外明亮,应当也有人在遥远的地方忆起许多地方的风光。而我身为天涯的旅人,四处漂泊。
刚试过新衣,又旋即裁剪出尺素(书信),寄予家人的思念。只能依靠春水,传递我吉祥的话语。

赏析

这首《齐天乐》描绘了异乡过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思乡之情的交织。“殊方爆竹催佳节”,开篇即点出异乡的春节,爆竹声声催促着佳节的到来,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良宵正当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夜晚明亮,恰逢满月之时。“火树花明,星桥彩焕”,灯火辉煌,如同火树银花,星桥上彩灯璀璨,展现出节日的繁华。“深巷时闻箫鼓”,远处传来阵阵箫鼓之声,增添了几分喜庆与热闹。“冰蟾又吐”,冰月再次升起,象征着团圆与希望。“笑客里年年,总成轻度”,在异乡的人们虽然欢笑,但每年的春节总是过得轻飘飘的,缺少了家乡的味道。“此际乡园,有人对景正凝伫”,此刻,在遥远的家乡,有人正对着眼前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思念。“梅梢消息已透,巡檐和雪探,知惹离绪”,梅花的消息已经传来,人们在雪中漫步,寻找着梅花的踪迹,这触动了他们心中的离愁别绪。“元夜风光,中天月色,应忆关山几处”,元宵之夜的风光,中天的月色,让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家乡。“天涯羁旅”,身处异乡的游子,远离故乡,四处漂泊。“乍试罢宜春,旋裁尺素”,刚刚尝试了春天的喜悦,立刻写下了思念的信件。“凭仗春波,便鳞传吉语”,借助春水的流动,将祝福和思念传递给远方的亲人。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异乡过年的场景,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深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