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

湿
婉约
怀古
闺怨
秋思
寒冬夜雨
室内情境

赏析

这首《点绛唇·寒夜感怀》由清代诗人谈印梅所作,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在寒冷夜晚的思绪与情感。“寂寞深闺,当窗月色凉如水。”开篇即以“寂寞”二字点明女子内心的孤独,接着以“月色凉如水”渲染出寒夜的清冷氛围,月光洒在闺房中,仿佛连空气都变得冰凉,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夜阑无睡。湿透重重泪。”夜深人静之时,女子难以入眠,泪水如同雨滴般落下,浸湿了她的衣裳,也淋湿了她的心。这里通过“重重泪”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愁。“辗转匡床,只有兰釭对。”女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安眠,只有香炉中的兰香与她相伴。这里的“兰釭”不仅指代了香炉,也象征着女子内心的一丝慰藉与希望。“闲庭内。虫鸣鹤唳。搅得心儿碎。”在空旷的庭院里,虫鸣与鹤唳交织在一起,这些自然的声音反而让女子的心更加破碎。虫鸣鹤唳本是自然界中的美好声音,但在孤寂的夜晚,却成了触动人心弦的哀歌,加剧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助。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位女子在寒夜中的孤独、哀愁、挣扎与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猜您喜欢

声声慢·五日
宋·刘之才
湘云纤玉,楚葛篝香,澡兰帘幕风静。怨抑难招,沉魄当年独醒。莫唱江南古调,念天涯、深情谁省。时暗换,最秦楼惆望,归期无定。曾是榴裙误写,怕照眼枝头,绛绡花并。巧篆盘丝,午镜.....
踏莎行(其二)题周宝蹬坐月浣花图
明末清初·尤侗
坐月青莲,浣花工部。闺房之秀兼佳趣。燃脂写出丽人行,风鬟雨髻姗姗步。碧杜红兰,明珠翠羽。药房移傍湘君住。可怜荡子不归家,长吟荡妇秋思赋。
台城路·再柬梅姊
清·江瑛
东风乍卷纤云散,盈盈素娥如雪。照著梅花,暗情依旧,醉里不堪攀折。屏山几叠,怕春色重来,吟怀又别。无限销魂,此时怊怅向谁说。新愁岑寂未遣。奈些些往事,还作凄切。半箧香痕,几.....
清平乐
明·陈子龙
绣帘花散,难与东风算。拈得金针丝又乱,尚剩檀心一半。几回黛蹙双蛾,斜添红缕微波。闲看燕泥欲堕,柳绵吹满轻罗。
临江仙
清·袁绶
记得绮窗初罢绣,无聊同步回廊。廉纤梅雨过银塘。露荷香沁骨,风递一丝凉。乐玉舟深斟琥珀,柳阴阴处传觞。采莲呼婢泛轻艭。红衣愁触损,欲折更商量。
双双燕
清·黄人
鸾飘凤泊,总同是无聊,旧依人恨。香泥未浣,僝僽乌衣行径。几度玉关春老,叹紫颔、前程难问。金堂去住何凭,珠箔阴晴无定。重省,剪刀风静。已误了前期,红香翠影。昭阳秋早,输与画.....
玉楼春·案《东白堂词选》题作「春怨」
清·俞士彪
东君那肯留春住。水面飞花丝上絮。人生都是闷和愁,天意不离风共雨。凄凉庭院恹恹暮。独自点灯楼上去。手将金枕细叮咛,今夜梦儿须好做。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镜中美人
明末清初·徐石麒
白玉台前,珊瑚枝上,风流谁道无双。任偏髾倒晕,一样新妆。恰似嫦娥十五,月殿里、满面端相。娇无语,为颦为笑,猜断人肠。行行。比肩虽好,却不是苏娘,并炤鸾皇。但回眸内顾,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