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日
抒情
友情
梅花
词宴会
园林景色
宴饮

译文

学士园林中很少有人来,只能通过声音传递想要询问江边的梅花。
曲曲折折的栏杆边,有一个清澈的小池塘和台榭。已经知道了春意正逐渐靠近,于是开始写诗来催促它。
急促的管弦乐声中,人们举杯畅饮,欢快的舞袖在身边飘动。而故友则坐在那豪华的三台之上。
这种欢乐与宴会我是无法参加的。因此我不辞辛苦地想要陪同另两位年长者一同回去,仿佛倒着乘着车从习池返回。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园林的宁静图景。开首“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诗人在空寂的园林中,无人相伴,却有意向远处的江梅发问,或许是在寻找某种心灵上的慰藉。接下来的“曲阑清浅小池台”,则是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绘,透露出一股淡雅之美。诗人通过“已知春意近,为我著诗催”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和希望的期待,同时也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紧接着的“急管行觞围舞袖,故人坐上三台”,则描绘了一场欢快的宴会景象,人们在美好环境中享受着音乐与舞蹈。最后两句“此欢此宴固难陪。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难得的喜悦和不舍,以及愿意随同年迈之士共度时光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间欢聚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叶梦得

240首
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一说祖籍处州松阳(今属浙江),为宋代名臣叶逵之后。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景伯录示太守湖上唱酬舍弟既赋二章辄亦次韵(其二)
宋·李益谦
红尘扰扰倦追陪,独向湖山襟抱开。每为清风携枕席,几因狂醉倒瓶罍。丛书久伴天随隐,五裤今逢叔度来。更待海沂歌咏达,同看给札汉家台。
奉荅木斋病起见怀二十韵
明·冯兰
海气明曙霞,湖光渺秋昊。十月木未霜,枫林景逾好。疏疏篱下花,寂寂涧边草。閒居田事休,委巷人迹少。东瞻牛屯峰,秀矗云之表。种梅已成蹊,中搆一亭小。谢公有好怀,藉此以终老。佳.....
自青原回访敏叔几不相遇
宋·姚镛
晓汲三泉洗砚回,要看奇石立苍苔。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一井清寒宜茗饮,千林黄落独梅开。他时老圃如能学,只乞山中橘本栽。
壬午岁除前二日同诸藩长登圆通寺閤和青厓
明·黄衷
笑拂高冠赋远游,梅花岁晚共蠲忧。吏情偶问青莲社,客梦时横白鹭洲。凿海更谁纡汉策,登楼何作后荆州。春光如锦明朝路,握手寒晖暂尔留。
人日龚芝麓邓孝威垂访海幢寺
清·今释
胜流坐对即空山,未碍梅花笑任还。风雨杂陈今昔梦,松筠长护死生关。珠川空写何年泪,玉竹犹分一样斑。此去相思无远近,曹溪元不隔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