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鹿
写景
动物
抒情
动物
猿鹿
秋节
佳节
赞美

译文

在翠绿的山脉中,猿猴和鹿共享着幽静闲适的环境。
身影倒映在寒冷的潭水之外,它们在落日的余晖中群游。
它们寻找药圃以滋养茸毛,得以树木为伴进入云间逍遥。
年轻时没有去游猎,现在可以在山林里自由地往还游走。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猿鹿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首句“丹青翠微里”以色彩和环境起笔,暗示画面中的景致清新雅致,如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融入了翠绿的山色之中。接着,“猿鹿共幽闲”点出主题,猿猴与鹿儿在山林中悠然自得,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挂影寒潭外,群游落照间”进一步描绘了动物们的活动,它们或倒映在清凉的潭水边,或在夕阳余晖中嬉戏,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与安逸。“养茸寻药圃,得树入云閒”则转向了对隐居生活的想象,想象动物们在药草园中寻找食物,身影消失在云雾缭绕的山林深处,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年少无游猎,山林恣往还”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在山林间游荡的怀念,也暗含着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林图景,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