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写景
山水
田园
情感
赞颂
友情
大雁
花和鸟

译文

翻译:西园里,人们佩戴着各种饰品,每日络绎不绝。大家都喜爱那些风度翩翩、才情出众的戚畹(指皇亲国戚)贤士。
翻译:金碧辉煌的池台与帝王的居所相连,玉堂之上,文人们的诗词墨宝汇聚一堂,营造出一种祥和的宴席氛围。
翻译:闲暇的羽士在琴弦中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心静如水的林间僧人在竹林下修习禅法。
翻译:不要因为繁华的景象而惊讶于世事的变化,大梁宫前的古树也显得萧瑟寂静。

赏析

这首明代王恭的《题宋王驸马西园雅集卷》描绘了宋王驸马府中的文人雅集盛况。首句“西园簪佩日联翩”,形象地展现出每日宾客如云,华服美饰络绎不绝的热闹景象,体现了西园主人的风流与显赫。次句“共爱风流戚畹贤”则点出众人对驸马家族才俊的敬仰。“金将池台连帝里”一句,通过金色池台与皇城相接,暗示了西园的奢华与尊贵地位。而“玉堂词翰蔼宾筵”则赞美了宴会上文辞之美和宾主之间的和谐气氛。“机閒羽士弦中意,心静林僧竹下禅”两句,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一是儒雅的文人与道士在弦歌中交流思想,一是僧人在竹林中静修禅定,展现了园中多元的文化气息。最后,“莫向繁华惊物换,大梁宫树也萧然”以警醒的口吻告诫,尽管眼前繁华,但世间万物终将变迁,即使是昔日皇家宫殿,如今也可能显得萧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简静生活的向往。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