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访

写景
地点
抒情
离别
送别
怀古
赞美
友情
写景+地点

赏析

这首明代王恭的《赠别曾君伯刚游广东访陈潮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曾君伯刚即将远游广东,拜访潮阳太守陈氏的深深祝福和感慨。诗中,诗人以曾君的贫穷生活与豪士满堂形成对比,赞扬了曾君的品格,称他并非只为官场功名之人,而是有志于自由翱翔的“冲霄翼”。诗人鼓励曾君不必为仕途中的困难担忧,因为友人的俸禄足以支持他在外畅饮。诗中提及的“司校”、“别墅”、“参军遗像”以及“罗氏繁华”,描绘了潮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遗迹,流露出对故地的怀念。诗人自己虽未能同行,但表达了对曾君的期待,希望他在温陵时能拜会旧识,并在路过清漳山水和罗氏繁华之地时,停下探访并留下诗篇。最后,诗人以“双旌出迓”和“未话乡心即携手”表达对曾君归乡之情的共鸣,即使不能亲自迎接,也通过诗篇传达了深厚的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故土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