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穿
写景
咏物
山水
赞颂
赞美
写动物
离别
送别
壮志励志

译文

汉朝的神骏马儿从宛西之地奔腾而出,它的翅膀如凤凰般宽大,筋骨强健,蹄子破空而行。
冀北的马群中,我们知晓汗血宝马的威名,在长杨的猎场狩猎结束后,我们能看到它们矫健的霜蹄。
青丝牵引着马儿的缰绳,它穿花而过,黄帕蒙住了马鞍,对着皇上的御座嘶鸣。
不要说天下太平就不需要战马了,这些马儿仍旧梦想着与六龙齐飞,一展雄姿。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为林中洲题马图》描绘了一匹神骏非凡的战马。首句“汉家神骥出宛西”,以汉朝的典故,强调了马的高贵出身和不凡来历,可能暗示此马具有皇室血统。"凤臆兰筋破月蹄"进一步描绘马的形体特征,凤臆象征其高贵,兰筋则形容其肌肉结实,月蹄则形容其蹄子如弯月般锐利。接下来两句“冀北群空知汗血,长杨猎罢见霜蹄”,通过“汗血”和“霜蹄”两个细节,展现了马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的形象,以及在皇家狩猎中的矫健风采。“青丝引辔穿花入”描绘了驾驭者驾驭马匹穿越花丛的场景,充满动态美。最后两句“莫道时平淹栈豆,飞腾思与六龙齐”,表达了诗人对马的赞美,即使在太平时期,它也不甘于平凡,渴望能像天上的六龙一样展翅飞翔,寓意着马的雄心壮志和不凡抱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马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马的勇猛、优雅和忠诚,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马的敬仰和对卓越精神的追求。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