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哲理
抒情
炼丹养生

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之九十一,以道家炼丹术为题材,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精妙与神圣。首句“复姤修持水火宗”,开篇即点明修炼的核心在于复姤(即阴阳交合)之道,通过水火(象征阴阳)的调和来达到精神与物质的合一。这里运用了易经中的概念,强调了修炼过程中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次句“兔鸡沐浴内丹红”,形象地描述了修炼者在内心深处进行的净化与升华过程。兔子和鸡在这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元素或内在状态,通过它们的“沐浴”象征着对内在心灵的洗涤与提升,最终使“内丹”(道家术语,指修炼者体内凝聚的精气神)呈现出红色,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与灵性的觉醒。第三句“周天六六寒炉后”,进一步阐述了修炼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周天,指的是宇宙运行的规律,这里比喻修炼者通过内观与调息,使自身与宇宙能量相融合的过程。六六,可能是指修炼中需要经历的六个阶段或六个关键步骤。寒炉,象征着修炼者内心的冷静与专注,通过长时间的冥想与内省,使身心达到一种超然的状态。最后一句“十月胎圆显圣功”,将修炼过程比作孕育生命的十月怀胎,暗示了修炼者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最终能够实现内在的转化与升华,展现出非凡的圣人之功。这里的“十月”不仅指时间的长度,更蕴含了生命成长与转化的深刻寓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家炼丹术中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转化的精髓,体现了修炼者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与最终的成就。

陈楠

109首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