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殿
寿
鸿
写景
季节
赞美
写雪
节日
写衣着
咏物
冬天

译文

穿着绣有猛虎和飞鸟的华丽袍服的人们从各地赶来,展现出一种新的风采。
众多的官员从京城的都门道路上出来迎接,万乘天子的仪仗队从北方边境回归。
吉祥的气息围绕在皇宫的宫殿上空,祥瑞的先声已经传到遥远的地方。
东风带着雪花越过城墙,雪花像落花和柳絮一样在空中飞舞。
春天到来,历法上的三阳(指代新的一年)开始动起来,正月初七(人日)仙草长出七片叶子。
全城点亮火炬,明亮的灯光就像白昼一样;庆祝的车辆穿梭于广阔的街道,像雷鸣一样沸腾起来。
营地的指挥官们率领军队驻守在寒冷的冰霜护卫之下,王宫里的臣子为君王斟酒敬献祝福。
小臣们献上寿礼并颂扬君王的功德,陛下您是如此的神武英明。
皇帝的朝廷驱逐了丑陋的敌人,雁门关一带也消除了战乱的阴霾。
难道要像汉朝的天子一样,空有高大的宫殿却无所作为吗?
皇帝的伟大名声和功业将流传千年,皇帝的恩德和威风将覆盖整个天下。

赏析

此诗描绘了明代正德年间,皇帝自宣府归来时的盛大场面与隆重仪式。开篇以“彪衣麟袍夹路来”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皇帝穿着华丽服饰,仪仗队列两旁的壮观景象。接着,“飞鱼绣蟒皆新裁”,进一步强调了服饰的精美与新制,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威严。“千官尽出都门道,万乘遥从朔野回”两句,通过“千官”的出场和“万乘”的归返,展现了皇帝归来时的浩大气势与国家的团结。随后,“瑞气晴浮丹凤阙,先声晓过白龙堆”描绘了皇帝归来时的祥瑞之气和先声夺人的威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东风吹雪度城隈,流英落絮舞徘徊”则以自然景象衬托出皇帝归来的庄严与神圣,东风带雪,飘洒在城墙的角落,如同雪花般轻盈地落下,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庄重的氛围。“王春玉历三阳动,人日仙蓂七叶开”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春天的到来、玉历的开启与仙蓂的生长,与皇帝的归来相联系,寓意着国家的新生与繁荣。“列炬通城明似昼,腾车广陌沸成雷”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车马喧嚣的场景,展现了庆典的热烈与繁华。而“骑营下令罗霜仗,帐殿留欢捧御杯”则通过军队的排列与宴会的举行,进一步凸显了皇帝的权威与人民的欢庆。最后,“小臣献寿颂休哉,陛下神武英雄才。龙庭驱丑虏,雁塞灭氛埃。宁如汉天子,空上单宇台。鸿名骏烈垂千祀,帝德皇风被九垓”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与赞美,以及对其功绩的肯定,同时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皇帝归来的宏大场面,还蕴含了对国家繁荣、君主英明、民族团结的深刻寓意,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与社会风貌的独特魅力。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