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泊
凤
洲
酬
寄
朝
望
太
守
(
其
二
)
鸦
湿
波
翻
木
,
鸥
喧
雨
满
洲
。
离
心
何
处
是
,
暝
色
载
孤
舟
。
写景
写水
暝色
雨景
情感
思乡
孤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景致与诗人的情感交织。首句“鸦湿波翻木”,以鸦鸟在雨中羽毛湿透,波浪翻滚,树木被雨水浸润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鸥喧雨满洲”,则通过鸥鸟在雨中的喧闹,反衬出洲上的空旷与雨的充盈,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离心何处是”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在这样的雨景中,诗人似乎在寻找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内心寄托或归宿,但又感到迷茫与不确定。“瞑色载孤舟”,则将诗人的孤独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推向高潮。随着夜幕的降临,一叶孤舟载着诗人的思绪,在茫茫夜色中漂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展现了雨中景色的美与哀愁,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思考。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