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赠
槎
溪
王
翁
(
其
一
)
问
讯
金
陵
河
上
居
,
别
来
风
景
复
何
如
。
群
鸥
自
占
溪
翁
席
,
驷
马
能
停
省
客
车
。
云
树
江
东
频
入
梦
,
塞
鸿
天
北
漫
题
书
。
极
知
泉
石
身
间
乐
,
不
向
中
朝
羡
佩
鱼
。
写景抒情
怀古寄赠
秋节怀人
译文
询问金陵河边的居所,自从离别后,那里的风景又变得如何。
成群的野鸥占据着溪边老人的座位,四匹马的高车却能为省里的来客停下。
梦回江东常常看见云中的树木,写信时看到塞鸿北去天边。
深知隐居泉石间是人生一大乐事,因此并不羡慕身居朝堂的达官显贵。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寄赠槎溪王翁》其一,通过“问讯金陵河上居”开篇,引出对友人居住地金陵的景致变化之关切。接下来的“别来风景复何如”,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生活环境变迁的询问。“群鸥自占溪翁席,驷马能停省客车”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场景。群鸥在溪边自由自在,仿佛占据了主人的位置;即便是四匹马拉的豪华车辆,也愿意在此停留,显示出这里的环境之美和吸引力。“云树江东频入梦,塞鸿天北漫题书”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云树在江东频繁入梦,象征着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天北的鸿雁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书信往来,表达了一种虽相隔千里却心意相通的情感。最后,“极知泉石身间乐,不向中朝羡佩鱼”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华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在山水之间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远比在朝廷中追求功名利禄更为快乐和满足。这种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猜您喜欢
寄答参寥五首(其二)
宋·张耒
苏公守吴兴,山水方有主。子兮从之游,挂锡当可驻。尘埃困孤鹤,念子久失所。秋风展其翼,道使万里去。青云引高唳,爽绝谁敢伍。予驹欲西秣,东我江海橹。平生二三子,往往在南土。子.....
十七夜月二首(其二)
明·何景明
更深月复明,扬秀青云端。浮飙倏以寂,长川静波澜。徘徊广除下,白露栖崇兰。仰见城西楼,回光照文轩。楼中织绮女,延颈独哀叹。哀叹未终已,素河横西山。逝魄不长望,玉貌宁久妍。君.....
秋夜怀钱舜夫
明·樊阜
风雨西窗蟋蟀秋,怀人无寐转添愁。遥知今夜孤吟处,半壁青灯照白头。
林子长见访泊舟姑苏台下有诗因次其韵
宋·虞俦
怀人玉树向风前,明月中秋动隔年。胜处杯中忘尔汝,几回纸上落云烟。已能命驾来吴苑,未许回舟指霅川。顾我从来无此客,渔蓑那得恋江边。
舟中怀彭诩
明·王称
远汉落星稀,疏林驿火微。已知去国远,况与故人违。旅梦惊残叶,凉声到客衣。何时联画舫,同望楚云归。
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
唐·鱼玄机
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