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竹
小
园
种
桃
复
种
松
,
中
间
隙
地
宽
数
弓
。
种
蕉
惹
雨
李
惹
虫
,
欲
种
绿
竹
摇
清
风
。
覆
以
黄
土
灌
以
水
,
数
日
嫩
绿
抽
葱
葱
。
明
年
箨
卸
新
荫
浓
,
低
垂
量
得
遮
书
窗
。
窗
中
冰
簟
四
时
碧
,
林
下
桃
花
三
月
红
。
桃
花
落
尽
信
风
急
,
松
声
竹
声
摩
碧
空
。
閒
人
时
来
竹
根
下
,
一
香
一
茗
携
一
童
,
卧
读
离
骚
人
不
逢
。
田园
写物
写绿植
写景
抒情
读书
赞美
节时
译文
在小园中种下桃树又种松,中间空地宽数弓。
种下香蕉招来雨中湿,种下李树引来虫子害。想种绿竹成片摇清风。
覆盖上黄土再浇水灌溉,几天之后嫩绿的新芽就葱葱郁郁地生长出来。
等到明年笋壳脱落新叶茂密,低垂的枝叶足以遮蔽书窗。
书窗中四季摆放着冰凉的席子,林下桃花三月时红艳如火。
桃花落尽随着风急匆匆地飘散,松声竹声交织升向碧空。
闲暇的人时常来到竹根下,带着一缕清香、一壶茶水、一个童仆,躺在那里读着《离骚》却无人应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以“小园”为背景,详细描述了园中植物的种植与生长过程,以及四季变换带来的不同景象。首先,诗人提到在小园中种植了桃树、松树和竹子,以及一些其他植物,如蕉、李树等。通过“种桃复种松,中间隙地宽数弓”一句,展现了园艺布局的巧妙与和谐。接着,“种蕉惹雨李惹虫”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植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生态的平衡。随着季节的变化,竹子抽出嫩绿的新芽,逐渐长成茂密的竹林,为书房提供了遮蔽,营造出一片宁静的学习环境。“明年箨卸新荫浓,低垂量得遮书窗”,生动地描绘了竹林成长的过程,以及它为读书人提供的舒适空间。春去夏来,桃花盛开,映衬着碧绿的竹林,构成一幅绚烂多彩的画面。“窗中冰簟四时碧,林下桃花三月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的美景,也寓意着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美好。到了夏季,桃花凋谢,微风吹过,松竹的声响回荡在碧空之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深敬畏与欣赏之情。最后,诗中描绘了闲暇之人来到竹林下的场景,他们或品茗、或读书,享受着与世无争的宁静时光。“閒人时来竹根下,一香一茗携一童,卧读离骚人不逢”,这一段描绘了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园中植物生长与四季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